第2部分(第2/4 页)
很不错了,透气性不错。”
“一切听凭萧翁安排。”
几次听他们提及安禄山,串儿心下暗忖:难道,自己竟然来到了唐朝?倒霉催的,还正好赶上了“安史之乱”?
这时,一个略带轻喘的声音在小屋门口响起:“萧郎,那小丫头好点没有?”
萧翁听到这个声音,一张脸瞬间变得似水温柔,笑吟吟地转头,扶住跨进门来的身穿青色粗布衣的女子,看样子也就四十多岁。略带责备地柔声问道:
“眉娘,你怎么来了?还没大好呢,得好好休息着。”
“我来看看孩子。”说着,坐到了串儿身边。
“她好些了。头部的伤得慢慢养。她叫串儿,这是串儿的娘。”
杳娘深深一福:“奴家杳娘。给你们添麻烦了。”
眉娘握住杳娘的手:“好孩子,受苦了。千万别多礼,能住在一个屋檐下那是天大的缘分啊。我这几日老毛病犯了,也没出来见见,可别怪我失礼。你就安安心心住在这里,一定会尽力保你和孩子的周全。”
杳娘忍不住又流下了眼泪,屈身行了福礼谢过,并未多言。
串儿看着这上点岁数的女人,她年轻的时候一定很漂亮,而且,很有修养的样子。可是,叫她什么呢?
忘记了,自己现在是小孩子,小孩子无论怎么叫,都不会被责怪。
“阿姆,你真漂亮。”
杳娘在一边赶紧纠正她:“串儿,叫阿婆。”
“不,就叫阿姆。”
屋子里的人忍不住大笑起来,眉娘一边笑一边揉了揉串儿的头发:“看不出来,这串儿还是个倔的呢。好,就叫阿姆。对了,好象阿姆也就是阿婆的意思呢。”
串儿开心地点头。想着趁大家都在,多问问,多收集些相关信息。
“阿翁,先前你们说的安禄山是谁啊?”
其实她本想叫阿公,没想到,嘴巴象漏风一般,不受控制地变成了阿翁。
萧翁听出来了,让串儿张嘴,叹息着摇头:
“怎么牙给摔掉了两颗?难怪先前嘴边那么多血。上下各掉一颗,说话关不住呢。”
杳娘难过地说:
“那些官军疯了,就这样把孩子扔了出去,只是磕掉牙还算走运。不知道还能不能长起来?”
“她这么小,当然能长,没伤到根。说起来,这些只是小伤,头部的伤最重,一定要精心养护。”
看他们说得热闹,就是不回答自己,串儿很着急:“阿翁,你们说的安禄山就是这次叛逆的贼首么?要打进这长安城?”
阿翁点头:
“串儿真聪明。长安城要遭难了。”
“那,咱是不是得做很多饭放着啊?如果那安禄山进来后不许我们出门,我们会饿肚皮呢。”
萧翁诧异地看看串儿:“这么小的孩子有这样的见识,还真是难得。放心吧,阿翁准备了好些粗米和面粉,撑几个月没问题。”
“那几个月过了就饿肚皮么?”
萧翁皱眉:“不会吧?!以我的经验,逆贼最多几个月小半年就得被打走。官军不可能由着他们占领长安不管啊!那可是打朝廷的脸呢。”
眉娘皱着眉头:“萧郎,我倒觉得串儿说的有点道理,咱得多预备些,宽备窄用嘛。否则,到时候哭的地方都没有。”
“可是,现在城内人都走了一多半,估计拿钱都没处买。”
“先去看看吧,能买多少算多少,能想到的办法都去试试。”
萧翁点点头,立即便出去了。寻了坊里多年好友陆正川家的大力二郎帮忙,一起到西市麸行和米行去。
眉娘关切地对串儿说:
“串儿,要听阿娘的话,按时服药,多休息。慢慢伤就好了。”
串儿可怜兮兮地点头:“头还是痛啊。阿姆,串儿会不会变成傻子?”
眉娘好笑:“不会的。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杳娘从旧木桌的茶壶里倒了温开水递给眉娘:
“承您吉言。眉姨喝点水,您身子不好,也要将息好自己。”
串儿看她们客气着,心里一阵发紧:后福?看不见摸不到,谁知道呢?!。
第5章 备粮
午时,萧翁还没有回来。
杳娘给串儿喂了药,再主动到厨下按眉娘的指导做了饼,熬了些白菜汤。送到眉娘屋里,陪着她用了午餐,拾掇好之后,又热了粥,拿去喂串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