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第3/4 页)
他的判断很少出错,但是这一次他遇上了王中孚。
这一年的王中孚,只有二十七岁,出道不过三年。这三年里,他几乎都在各处联络义军,所以江湖中反而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赵青风的青风寨,是王中孚成名的垫脚石。
这一战王中孚几乎杀光了青风寨所有的人——这也因为青风寨的人都是血性汉子,都不怕死,一个接一个地往上冲,就算赵青风都战死了,他的手下也毫无畏惧。
王中孚杀光他们后,几乎成了一个血人。他也算是好事做到底了,索性杀上青风寨,把留守在寨子里的喽啰兵也干掉,然后把寨子里所掳来的不义之财,分一部分给老弱妇孺让他们带走,然后剩下的充实了王重阳的车队。
不过在青风寨里,王重阳见到了一个十二岁的女孩儿——那当然就是林朝英。
那时的她,还不懂武功,是随着家人搬家,路过附近时被青风寨打劫,一起掳上山来的。等到王重阳打破青风寨时,她的父母已经死了。
林朝英此时正是年少萌动的时节,看到王中孚拔剑诛贼的样子,自然大为倾倒。王中孚对这个苦命的孤女,自然也是颇为怜惜,又听说她家是从金国迁往宋国的汉人,自然更为照顾。
于是王重阳便索性顺路将她送回江南的亲戚家里。
只是不知为什么,在五年后林朝英再次出现在他面前时,却已经是一个令他万分惊讶的武林高手了。
这种奇遇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所以王重阳一边惊讶,一边也重新审视起这个小姑娘来。
当初送林朝英回她亲戚的家后,王重阳之后也曾特意去打探过,但是却没有什么下文。旁敲侧击地问问,却是因为她家原先的产业都被几个远房的亲戚占了,她一个十二岁的姑娘,无法与族中长辈抗争,只得吃了哑巴亏,最后居然不知所终了。
王重阳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有点自责——如果把她留在身边,也许会好一点吧?
但是每当看到林朝英的眼神时,王重阳又不自觉得想要把她推远——因为那是一股热烈的、不可违拗的感情。
王重阳有点惧怕这种一往无前的感情,他所学的武功,源自于道家,讲究的是清心寡欲,所以对于林朝英的感情,王重阳有一种下意识地逃避。
但是林朝英却总是一直追着他,不管他是在江南,还是在江北,林朝英总是在他的身边,帮着他一起收集金国的情报,替义军传递消息,以及与金军作战。
这一年正是金主完颜亮改元正隆,天下大赦的时候,王重阳要去北方探望几个原本被金军关在大牢里的抗金志士。
王中孚本想不通知林朝英,自己动身北上——因为实在不知是会不会是个陷阱,王中孚并不想让林朝英跟在自己的身边。但是他还是低估了林朝项的毅力——都出发五天了,林朝英居然还会从后面追上来。
王中孚一开始想让林朝英叫自己一声前辈,最少也该是大哥,但是林朝英却总是直称其名。
王中孚说过几次,林朝英却是倔得很,从来也不松口,王中孚也只得随她去了。
“朝英,你怎么来了?”
王中孚不得不停下脚步,看着从后面赶上来的林朝英。
林朝英跑得似乎有些气喘,面上红扑扑的,甚是可爱,对王中孚瞪了一眼:“你为什么不等我?你就这么讨厌我么?”
王中孚虽然在内心深处想远离林朝英,但是一见到她绝世的容颜,也不禁要为之倾倒,再加上她似嗔似娇的样子,哪里会说出煞风景的话来,只好道:“此次北上,也许风险很大,你还是留在江南的好。”
“你认为我保护不了自己?”
林朝英紧了紧手中的剑柄,王中孚看了,也只好苦笑一声:“唉,你武功虽然高强,但是江湖经验却是不足。我一个人行动,反而更方便。”
林朝英却是不依不饶:“你的江湖经验多,正好教我嘛!”
王中孚无奈,只得与她同行——其实,在听到她在身后的呼唤时,王中孚就已经料到了这个结局。
不过这一次的北上,却让王中孚不得不承了林朝英的情。
金兵果然布下了很大的埋伏圈子,只等着有人来联络他们。待得王中孚将几个友人联络在一起,并且纠结起一支队伍,准备一起南下投宋时,金兵忽地将他们团团围住。
林朝英在这一战中与王中孚并肩作战,打了一天一夜,才与王中孚一起,杀出了一条血路,带着三五个仅剩的抗金志士突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