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1/4 页)
对于每一个进入学龄阶段的儿童来说,他们在学校度过的时间往往要超过在家里的时间,因此,学校就是他们的社会,而老师就是他们效仿和学习的榜样。特别是那些年龄小、不谙世事的孩子,对外界既充满了好奇,又没有辨别能力,他们就像一块海绵,对于身边事物、言行的影响往往会不分良莠地全盘吸收。因此作为教育者,教师的责任就十分重大,孩子从教师那里学到的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有很多社会常识和做人做事的道理,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教师是培养下一代的灵魂工程师”。
家长只能影响自己的孩子,而教师却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因此,教师的水平和品德,就显得格外重要。教师的位置,是一个传播知识和理念的平台,他的德性和能力,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的成长。当孩子们用渴望的眼神,信赖并期待着自己的老师时,老师们是否做好了准备?
应试教育是一柄双刃剑,同时刺伤学生和教师。中国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然而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对教师水平的衡量标准和评估系统似乎有些偏颇,它们往往脱离不开围绕考试成绩、升学率等等硬性指标,而这种导向产生的后果,很可能就偏离了培养人才这个教育的终极目标。在那些成绩的背后,我们并不了解其中有几分是出于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通过自发努力实现的,又有几分是在家长和老师的压力下被逼无奈、甚至以牺牲健康和爱好换来的结果。
良好的教育体制,合理的价值观和科学的评估体系,才能有效地保障教师有更大空间,更加积极地发挥他们的作用。教师作为施教者,他首先应该是孩子们的楷模。一位被孩子们真心拥戴的教师,他应该具有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独到的见解;他的心胸要开阔,语言要感人,要智慧而风趣,充满活力和鞭策力;他还要正直、有爱心,有毅力;他既严格,也很宽容……这样的教师,是以人格的魅力来传播知识和美德的,他的言行重于说教,而他的教育成果,是不能仅仅以分数来计算的。不可否认的是,一位熟知考试技巧的教师,也许会教出许多高分学生,但是不一定能教出高素质人才,高分学生与高素质人才,中间还有很远的距离。
前苏联的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曾说:“为了在学生眼前点燃一个知识的火花,教师就要吸取一个光的海洋,一刻也不能脱离那永远发光的知识和人类智慧的太阳。”他又语重心长地对教师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越是年纪小的孩子,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越高大、影响力越强,甚至是至高无上的。经常听家长讲,家长的话可以不听,但老师的话就是“圣旨”, “指哪儿打哪儿”,这说明孩子们是多么纯洁,他们把老师看作是无所不能、一贯正确的人,老师应当格外珍惜这种荣誉,不要亵渎了孩子们的尊重和信赖。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懂得珍惜,一些老师滥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在不经意间给自己高大的职业形象抹黑。比如说,一些老师让学生代批作业,美其名曰是对优秀学生的信任和奖励,老师的负担倒是减轻了,却将负担转嫁到本来时间就很紧张的学生身上。这样的做法缺乏作为一位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
我们在上学的时候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当课堂上的板书写满时,通常是老师随时擦随时再写,但有一位老师却“为了养成学生劳动的习惯”,让学生们轮流擦黑板,自己站得远远的,等尘埃落定,才重新执笔。更有甚者,有的老师为了惩罚课堂上不遵守纪律的孩子,就让他们打扫卫生,甚至给老师擦自行车,这更是玷污了劳动的意义。其实,劳动本是一件光荣的事,孩子在家里做家务都会受到家长称赞和鼓励,怎么在学校劳动反倒成了“劳改”?在这里劳动被带上了一种羞辱的色彩,这不仅使学生在对待劳动的态度上产生混淆,还会挫伤孩子的自尊,不利于孩子身心正常、健康地成长,同时也会给教师的光辉形象蒙灰。
这虽然只是个别老师的做法,它的负面作用却是很大的。有些事情,尽管看上去不大,但在孩子的记忆里却可能永不磨灭。我从哈尔滨转到北京上学后不久,就遇到一件事,至今记忆犹新。我的班主任是一位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女教师,她讲课很投入,抑扬顿挫,字正腔圆。在一堂历史课上,她讲到一个奸臣独断专横,常用“先斩后奏”的方法陷害忠良,并很有表情地解释道:“先把他杀了再打他,这有什么用呢?只能说明这个奸臣的残忍……”听到这里,我一下怔住了,下意识地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