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页)
第二个层次是合同炼油能力,在我国又叫计划炼油能力。这个层次的炼油能力是根据炼油厂的设备装机能力按照市场需求计划或合同来制定的。合同炼油能力相对于炼油设备的装机能力,是要留出一定的富余量的。
炼油能力的第三个层次就是实际炼油能力。实际生产中各方面的因素情况较为复杂,生产时往往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能发挥最高效率的炼油能力,达不到计划合同炼油能力,当然也有可能在装机能力之内超过计划的炼油能力。因此,只有实际炼油能力才是衡量炼油能力最为可靠的能力标准。
然而,之所以要强调炼油能力的层级是有原因的。因为,石油的战略储备量往往是和炼油能力相联系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量用多少天来计算实际上就是按照国家每日的炼油能力为基础计算的。
战略石油储备是一项应对石油供应紧急情况的国际性政策。战略石油储备制度起源于1973年中东战争期间。当时,出于对美国支持以色列的报复,阿拉伯石油出口组织对美国、荷兰、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实施了石油禁运,并大幅度压低原油产量,导致石油供应中断,石油价格猛涨,引发世界性石油危机,给经济带来巨大损失。1974年11月,在美国等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倡导下,国际能源署成立,其主要职能是协调成员国的石油储备行动。IEA成员国纷纷储备石油,以应对石油危机。当时国际能源署要求成员国至少要储备60天的石油,主要是原油。上世纪80年代第二次石油危机后,他们又规定增加到90天,主要包括政府储备和企业储备两种形式。目前世界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达到90天以上。日本是161天,美国是158天,德国是127天,韩国是109天,中国为30天。
197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能源政策和储备法》(简称EPCA),授权能源部建设和管理战略石油储备系统,并明确了战略石油储备的目标、管理和运作机制。美国战略石油储备是指由美国能源部直接掌握并归联邦政府所有的原油实物库存,属应急石油储备。储备资源及储备设施等资产归政府所有,储备资源的购进、动用和轮换均由政府统一安排,石油储备动用权归总统。一旦市场发生供应中断,调用战略石油储备可以起到稳定市场,减缓油价上涨,减低经济损失的作用。另外,还可以为解决外交争端赢得时间。1975年美国启动了战略石油储备计划,石油储备基地主要建立在路易斯安那州和得克萨斯州墨西哥湾沿岸的地下盐洞油库内,这些地下油库的总库容达亿桶。
目前,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其对外公布的储备量高达近7亿桶。2007年,为应对原油供应出现暂时中断等紧急情况,美国强化了石油储备战略,布什总统在2007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宣布,到2027年要将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翻一番,达到15亿桶。
顽童请各位注意了,美国公布的这一数字可信度又有多少呢?用什么工具来评价这一数字?为什么这么问这么说呢?
国际能源署IEA对成员国战略储备的要求量是以“天”来计算的,而大家看到,美国的战略储备却是以“桶”来计量的,这当中就存在一个折算的过程。实际上,这个数量是以每日的炼油能力乘以国际能源机构要求的天数计算出来的。这个看上去很有道理很科学的计算方法其实是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的。
这种不确定性存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就是我们在上面提到的炼油能力。用来计算储备量的炼油能力是以三个层次的炼油能力中的哪一个为依据的呢?设备装机能力、合同炼油能力还是实际炼油能力?由于这三个炼油能力中存在的差异,经过乘法的计算所得出的结果必然是不一样的,所以就使得最后公布给我们的石油战略储备量是一个永远不可知的无法测量的不确切的数字。
另一方面,炼油能力的混淆使外界对于一个国家每天炼油生产所减少的石油量无法计量因而也无从知晓。所以,由于使用所减少的量也是不确定的,战略储备量的使用和补充都成为了无法明确的数据,导致最终公布的储备量无法计量和不法确定。
此外,因为牵扯到库存的因素,就使得战略储备量更加扑朔迷离。因为只有通过第三方独立计量核算的库存才是有说服力的,但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敞开大门让第三方来对自己的库存进行精确的核算,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说谁都做不到真正的透明。
其实,战略石油储备的这种不透明是必须的!它是由战略石油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