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2/4 页)
一支箭,每10人中立一个总领,总领称牛录额真(牛录,大箭的意思;额真,首领的意思),后来这个相当于狩猎小组组长的牛录额真成为一级官名,牛录成为最基层的组织。女真人屯垦田地,征丁披甲,纳赋服役,都以牛录为计算单位。
努尔哈赤便在此基础上加以改组、发展、扩大和定型,创立八旗制度。后来因“归附日众,乃折为八”。努尔哈赤就规定每300人设一个牛录额真;每5个牛录为一个甲喇;5个甲喇为一个固山。固山就是旗,由亲王担任统帅,率领7500人。有特定颜色的旗帜,开始时只分黄、白、红、蓝四色旗帜。后又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这样,共有八种不同颜色的旗帜,称为“八旗”,即满洲八旗。后来又逐渐增设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统称八旗。
八旗制度是“以旗统人,以旗统兵”的兵民合一、军政一体的社会组织形式。八旗士兵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八旗制度将女真的军事、政治、经济、行政、司法和宗族联结成为一个组织严密、生机勃勃的社会机体,是清朝基本的一个核心社会制度,为清朝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同时,为向国家体制迈进,努尔哈赤还设立了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八旗旗主共议朝政,形成了政治、军事的中枢决策机构。为了麻痹明朝,他继续向明朝称臣纳贡,明朝廷认为他态度恭顺,又封他为龙虎将军。他还多次到北京,亲自察看明朝政府的虚实。随着军事力量的日益强大,另立国号的时机已经成熟。1616年正月壬申日,他在八旗贵族的一致拥护下,在赫图阿拉即位,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国号大金,改元天命。他综合蒙古特别是汉族政权模式,设官建署。在大汗之下设置了5个理政听讼大臣,参与决定国家大事。又在大臣下设理事官10人,负责诉讼检查。
这样,大金就粗具了国家规模。
为了和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国区别,历史上把努尔哈赤的金国称为后金。
传檄讨明
后金建立后,努尔哈赤深知,国家必须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他大力发展农业、商业和手工业。组织屯田,还把战争中俘虏的汉人编为民户,让他们垦荒生产,加快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播。努尔哈赤很重视工匠,认为他们比金银珠宝珍贵得多。在努尔哈赤的倡导下,建州地区的手工业很快就初具规模了。努尔哈赤还大力发展与汉族的贸易往来,仅在抚顺一地,努尔哈赤每年都会有几万两的利润收入。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内部整顿,发展生产,后金兵势渐强,势力剧增。
1618年(天命三年,明万历四十六年)4月13日,努尔哈赤在都城赫图阿拉烧黄纸、斩鸡头,祭告天地,正式发布了讨明檄文“七大恨”,扯起了公开反明的旗帜。
七大恨的主要内容是说明廷无辜杀害了他忠顺明朝已久的祖父和父亲;在与叶赫部的冲突中,偏袒对方和明廷不准女真人在边境开荒种地等。
誓师完毕,努尔哈赤即亲统步骑2万进攻明辽东重镇抚顺,诱胁明军守将李永芳投降,明军在抚顺周围的堡寨都被后金军占领。明总兵张承荫率部1万增援,双方展开激战,张承荫战死,明军死伤甚众。之后,他又攻陷清河堡(今本溪市东北)及抚顺城以东的明军诸堡。杀守将邹储贤以下万余人,使明廷震骇。明朝辽东防务之所以接连失陷,主要是国内人民起义,重兵都被抽调回内地镇压起义去了,对东北便无暇自顾。
至此,明神宗方感到事态严重,派杨镐为辽东经略,主持辽东防务。并决定出兵辽东,大举进攻后金。双方由此展开了争夺辽东的关键性一战——萨尔浒之战。这次战役,对明与后金来说,都是决定性的经典战役,史家称:“明朝衰亡,后金兴起,‘肇于是战’”。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2月,明军及盟友共约11万人,号称46万,分四路限期合围赫图阿拉,想一举割掉后金这块肿瘤。努尔哈赤遂决定采取“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集中兵力、逐路击破的作战方针,将6万兵力集结于都城附近,准备迎战。2月29日,努尔哈赤侦知,明西路杜松军已孤军深入,进至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大伙房水库附近)。努尔哈赤遂很快调整八旗兵力,集中迎击杜松军。3月2日,两军激战,杜松阵亡,明西路军全军覆没。是夜,北路马林军得知杜松军战败,不敢前进,进至尚间崖(在萨尔浒东北)后,将军队分驻三处就地防御,以成犄角之势。努尔哈赤则分兵进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每次都以步兵正面冲击,以骑兵一部迂回到阵后夹攻,大败马林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