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1/4 页)
室中自缢未果,被解往应天。见朱元璋及李善长等,则破口谩骂。朱元璋气急败坏,命卫士以乱棍打死,连尸骨都烧成灰。张士诚临终慨叹道:“此乃数也。天日照尔不照我而已!”时年47岁,东吴政权灭亡。
朱元璋随即分军南下,指向割据浙东沿海的方国珍和割据福建的陈友定。方、陈二部都降附元朝而又自行割据,势力孤弱。朱元璋指挥各部连续作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急速进兵。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即先后削平了浙东和福建。
至此,江南荡平,朱元璋拥有了全国最富庶、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便开始显示出他的帝王野心了。他把“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作为他北伐的纲领性口号,这对深受民族压迫的北方广大人民来说,是具有何等巨大的号召力、感召力以及煽动性啊!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恢复中华(1)
元朝的铁骑是极剽悍的,所到之处,草木也为之哭泣,因此,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崩溃。
由前述所知,在元末的各路起义军里,朱元璋所部的战区主要在南方,也主要与徐寿辉、张士诚的汉人军队作战,几乎没有与元朝的主力部队正面交锋过或作过一次像模像样的战斗。可以说,消灭元军主力的不是他,而最终得到天下的却是他。朱元璋何以捡到如此大的便宜?这是由当时的天下大势决定的。
当时,刘福通拥韩林儿为帝,拥有安徽、江苏、河南、山东等大片领土,并不断向北方和西北进攻。徐寿辉称帝于武昌,拥有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张士诚称王于苏州,拥有江苏、浙江等地。明玉珍据有四川、云南,也欲称帝。黄河以南的元朝主力主要就是这四支队伍消灭的。朱元璋虽名义上隶属于韩林儿的红巾军,实际上是一支独立发展的武装,只占据安徽中部的滁县、和州一小块地方,部众也不过两三万人。但他善于笼络天下俊才,经常有高人给他出点子。当刘福通率军四路出兵攻打蒙古之时,朱元璋借机在南方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李善长给朱元璋分析说,在张士诚和徐寿辉势力中间,即从江苏中西部直到浙江中西部的狭长地带,还在元朝手里。这里物阜民丰,据此可以成就王业。朱升给朱元璋分析说,金陵虽虎踞龙盘,只可闷声发大财,不可过早称帝,以免成为众矢之的。就是在这种策略之下,朱元璋与陈友谅、张士诚缠斗了10年时间,以小搏大,以弱搏强,最终大获全胜。
朱元璋之所以没有后顾之忧,经略南方,最主要有两点。
其一,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是伐元的主力,兵分四路向元朝进攻。刘福通在中路,占领了中原及北方诸地,并迁都于开封;北路沿山西一直打到元朝的大都。东路打下了山东。西路一直打到陕西凤翔。一时间,红巾军号称百万,从根本上动摇了元朝根基,刘福通也成为元朝重点对付的目标。
其二,就在元朝几乎覆亡的时候,元朝的军事天才察罕贴木尔,虽出身布衣,却精通军事,在战争中脱颖而出。短短10年时间,就建立起自己的军事力量,在北方全力对抗红巾军,创造了几乎百战百胜的奇迹,维持了元朝摇摇欲坠的半壁江山。本来,按照刘福通的力量,完全能够彻底推翻元朝。但刘福通的战略出现重大失误,由于分兵出击,虽声势浩大,却分散了力量,没有集中兵力猛攻北京。结果被察罕贴木尔得以各个击破。照这样打下去,元朝的天下马上就会云散雾开,晴朗满日了。
当时,起义军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张士诚投降了元朝,徐寿辉被迫退出长江中下游地区,刘福通部活动的区域也越来越小。
如果察罕帖木尔挥师南下,首当其冲的就是朱元璋。以朱元璋当时的实力,与之相遇,无疑以卵击石。
真是天亡元朝,在这形势对元极为有利之际,元军内部却发生了严重内讧。
元朝悍将博罗帖木尔,出身贵族,对察罕帖木尔的布衣之身,即藐视又嫉妒,担心他的实力和地位都将超过自己,竟然利令智昏,提兵向察罕帖木尔的军队进攻。于是,蒙古人拉开了同室操戈序幕。双方军队在山西、河北不断发生摩擦,就连元顺帝也调停不了。将帅如此,而在朝廷内部,也是家败出孽子,绰斯戬贵为丞相,竟然趁此天下大乱,私自大量印制假钞,大发国难财。不仅如此,他还趁皇帝叫他出面调解博罗帖木尔和察罕帖木尔矛盾之机,“视南北两家赂遗厚薄而啖之以密旨”。博罗帖木尔送的钱多,就对他说:皇帝有密旨叫你去打察罕帖木尔;察罕帖木尔送的钱多,就对他说:皇帝有密旨叫你去打博罗帖木尔。结果使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