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页)
越来越多,很快和南宋一样,通货膨胀开始抬头。但金国不知道节制,还是该怎么花钱怎么花钱。想打仗但国库里没钱?印纸币就是。于是,每一次开战,金国都会大印纸币。这样做的结果可想而知:过多流通的纸币使得金国货币在后期贬值严重。于是,能使用银子或铜钱交易的民众,一般都会尽量避免纸币,以免自己的辛苦钱因为金国统治者的野心而在瞬间灰飞烟灭。甚至有的民众开始把财富向南宋转移,因为那边虽然也通货膨胀得厉害,但相对程度较低,另外南宋的经济更发达,钱更容易生钱。
所谓汇率战争,其实说白了也就是这么回事:让你自愿地把用一种货币保管的财富,转移到另一种货币去,以此兵不血刃、合理合法地剥夺一个国家的财富。汇率战和一般掠夺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不会明目张胆地烧杀掳掠、实行“三光”政策,而是让所有人从自我利益出发,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财富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从一种货币转移到另一种货币。而人们之所以愿意这么做,不外乎一开始讲的那两种理由:希望通过兑换货币获得更多的财富,或者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南宋政府为了自保,不愿意通货膨胀太严重,毁掉经济。但金国倒行逆施,通货膨胀严重。于是汇率战争的两个条件齐全了:向南宋转移,可以获得更多的财富,也更安全靠谱。于是金国的财富开始不断流失,最极端的民众甚至干脆卷了铺盖直接搬到南方。
而在金国,没有货币控制、一味印纸币的结果,是国家经济陷入恶性循环。每打一次仗,就又多了许多纸币,使得货币贬值。而货币越贬值,人们就越不信任它,越愿意用银子、铜钱结账,而这份不信任以及对未来的预期(以后还会打仗,纸币会越来越多)就使得纸币的价格越来越低。而纸币价格越来越低,就更促使人们把自己的金银财宝运到通货膨胀较低的南宋去保管,也就更有人愿意跑到南宋去生活。而这些跑到南方生活的人还带过去了自己的生产力,使金国失去了他们以后产生的价值。再加上流失的金银财宝等贵重金属,这意味着金国国内由于生产力丧失,能够用货币换来的东西越来越少,同时由于金银珠宝的丧失,能够换来的价值也越来越少;由此导致了货币变得更加不值钱,于是政府就更需要印更多数量的货币来维持运转和战争。
由此周而复始,相当于南宋通过自己稳定的经济一点一滴地吸引来了金国的国力和财富,使得金国越来越衰弱。这并不是南宋政府有意为之的长期抗战策略。如果这个真的是政府的策略,那么这100多年熬下来,那真是历史上最持久的持久战。但实际上,南宋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懂经济,于是在保护自己的同时,顺手打击了一下不懂经济的强大对手。
在长期被南宋吸血之后,要击溃金国需要的只是那最后一根稻草。但南宋可谓国力轻如鸿毛,连稻草都比不了。幸好(其实也是不幸)这时出现了铁木真领导下的蒙古国。这个一直被金人欺凌的民族终于团结一致,并形成了一支攻无不克的军队。面对这样重如泰山的“稻草”,金国就算背再硬也扛不住。经济的薄弱,使得金国根本没有实力和蒙古殊死一搏,只得节节败退。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汇率战争 第十一章(3)
但金人打仗毕竟还是一把好手,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金国的国力支撑一下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如果后院不起火,一开始持久战,金国和后起之秀蒙古究竟鹿死谁手还是个未知数。但金国糟糕就糟糕在自己真的后院起火了。
仅仅是战争的失败,还不足以压垮金人,毕竟人家底子厚。但他们坏事就坏事在蒙古人和宋人达成了联盟,一致攻打金国。南宋人继续了他们羸弱的传统,屡战屡败。但是,南宋的稳定货币在此时对可能面对灭顶之灾的金人来说,吸引力已经大得无以复加了。
因此,蒙古人给金人最严重的打击,不是战争上的胜利,而是击溃了金人对自己国家经济的信心,而南宋就是蒙古人里应外合的帮手。因为和蒙古人打仗,金国印了越来越多的纸币,货币贬值几乎到了天文数字的地步。为了保护宝劵的价值,金国政府禁止银子和铜钱在市面上流通;但即使是法定货币,如果贬值上万倍,人们谁会用它来进行交易?而资产向南宋的转移也开始飞快加速。银子和铜钱反正在金国国内也用不了,人们又多了将贵重金属移送到南方的动力。除此以外,禁止银子和铜钱的另外一个结果,是金国的经济完全崩溃,所有商业行为一夜间垮台。人们不再生产任何非生活必需品,生产了也没有买卖,都是自我消费。而生产其他货物的人们则开始逃难,希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