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4/4 页)
我游遍这余杭。”
鲍仁是欣赏她的。
那样年轻,甚至可以说是年少的女子,小小年纪便盛名广传于整个江南,才貌可见一斑。
然而他未曾想到,那副倾国倾城的好皮囊下竟也有这么一个与众不同、不可多得的灵魂。
游玩的途中,她毫不介意的讲出自己的故事。会在讲到趣事时开怀大笑,会在悲伤哀婉处提着嘴角流泪。她会在看到漂亮的鸟兽时感慨惊叹,继而紧追其后,直到跟丢了罢。她会在发现野林叶间鲜艳而圆润的浆果时直接将鞋袜脱下,三下两下爬上树,摘下细尝。
她会在山野间奔跑,会在江河边放声大唱。
她与他想象中完全不同。
那日,两人游完同归,在西泠松柏林的小路上,她忽然开口。
“他其实也是会做诗的。只不过那诗……还是不叫做诗比较好。”
“……例如?”
“你看,你看,就在那。”她上前快走两步,指着一棵最为高大蓊郁的柏树,“那日他就骑着青骢,停在这棵树下,我于现在这个方向,坐着油壁车。我跳下车,他也方束好马。我走过去,他说,他有了一首诗,只不过,只有两句话。”
他以目示意,等着她说完。
“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
他微默片刻,说道,“好句。”
“是啊,在我看来,不究文藻修辞,这确是好句。直白,却令人感动。只不过,这么多年,我一直都未曾想好另两句。”她平静地赞美,平静地议论,平静地陈述。好似这一切都与她无关。
鲍仁思索片刻,“不如直接加上当时二人相逢时的场景,后接此两句,表情意已定。此般叙事手法,倒不枉费后两句直白却感人的才情。”
她笑起来,拍手道,“如此甚好。你果然是造诣颇高。”
他轻笑,“那便加上……”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
“鲍仁,我可有同你讲过……”
“嗯?何事?”
“……没事,我记错了。”
我有同你讲过,你很像他么?
她给了鲍仁三万两白银的银票。
鲍仁走的那日,她以茶代酒,遥遥相送。
一饮而尽,满腔哀愁。她果然还是喝不惯毛尖。毛尖太过清苦,她的命里,早就不缺这样的物什。
8。
今年的春比之往日,来得晚些。
白梅早已凋零,海棠却仍未吐露芬芳。
捕快闯进来的时候,她正在绣手帕,绣的是一株并蒂莲。
并蒂莲花瓣重叠且繁多,需要用到的不同颜色的绣线也多,针法复杂。待他们说明来意,她对捕快说:“快要成了,你们且等我绣完罢。否则到时候,又忘了该用什么颜色的线,该从何起针。”
捕快一把从她手中扯过绣帕,“到时候?!小娘子真是天真啊,还以为能回得来?若是无大事,你当弟兄们愿意操着家伙逛青楼?”他□□着摸上她的脸颊,“再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