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东海波涛难安宁(第2/3 页)
,尽管找我和萍萍帮忙,绝饶不了他。”
陈萍萍替叶轻眉倒了一杯酒,笑道:“要说藏私房钱,恐怕天下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比老大藏的更多的了,如今我庆国大半个国库都握在老大手里,两位嫂嫂只怕是看不过来。”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满堂如春。
如今太子身为监国,朝中大臣又大多不是诚王府一系,自然要用心提拔自己身边的人。现在监察大权由陈萍萍掌管,有老五和费介帮衬,发展极快,自然无忧。
户部财政大权由范建掌管,上边虽然还有个名义上的户部尚书,但那尚书大人很明显是个人精,知道自己不是东宫一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便成天只管喝酒,也不知是真醉假醉,将户部大小事务,都交到范建手里,从不干涉,太子见他识趣,倒也不去管他。
那个在苏州帮了小叶子大忙的评事林若甫,由于之前走的是诚王府的路子,也自是东宫嫡系,被太子调来京中,任从七品的詹事府主簿,掌统府、坊、局之政事,预防廷臣与宫官相构,而谋。这林若甫本就是不甘沉寂之人,当初在苏州便曲意结交太子诸人,留下了精练干达的好印象,如今太子有心栽培,林若甫自然打起百般精神,将诺大的詹事府打理得井井有条。
还有云睿介绍的猎户燕小乙,太子起初并没抱有多大期望,后来有空召至校场,见他连珠箭齐发,箭箭无虚,入木没羽,摧枯拉朽,神乎其技,才知这燕小乙居然是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射箭奇才,别说普通武人,就算是七八品的高手,也很难在他箭下讨得好去。太子大喜过望,知道云睿给自己捡了个宝贝,立刻封为御林军前军校尉,专司护卫东宫安防。
有这哥几个在明里暗里辅佐,朝堂上大小官员无不服服帖帖,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再也不敢像以往那样尸位素餐,鱼肉百姓,官场风气顿时为之一新。
北魏自上回吃了大亏,也不敢轻易启衅,边关难得安宁下来,加上叶家商号流水价银子充实国库,庆国这一年来国泰民安,眼见是有了几分复兴之势。
众人正饮酒时,言若海自门外急匆匆进来,走到陈萍萍身边,附耳轻轻说了几句,陈萍萍眉头紧锁,挥手让言若海先下去,转头向太子和范建说道:“老大,老三,东海出事了。”
“之前在澹州城外,咱们几个就遇到过一股海盗,幸好有老五在场,否则咱们几个就丢了性命。如今我庆国每年行销海外的货物难以计数,仅海关税银就高达数百万两,偶遇饥荒,还能从海外运粮救济,可以说海路乃是我庆国强大之根本。海盗一日不除,这海路便一日不得安宁,必须尽快加以根治,免得耽误老三的北伐大计。”范建对着海疆图,一脸忧虑道。
“原本海上盗贼并不算多,水师虽然剿之不尽,但大体还算安宁。不过最近几年,东海之外的倭国发生剧变,东部一个大名夺了朝堂大权,一家独大,其余各地的大名落败之后,手下浪人武士失了生存之基,纷纷逃亡海外,与南洋海盗勾结,势力大增,尤其最近这段时间,几乎掐断了我庆国与海外的商路要道,凡过往船只,都必须乖乖缴纳买路钱,稍不如意,便杀人截货,着实可恨。”陈萍萍放下手中卷册,都是这段时间各地报上来的消息,恨恨说道。
“小叶子,你打小生活在东夷城,见多识广,可有什么良策?”太子也是愁云难解,要说在马上刀对刀、剑对剑,自己当然不惧,可这海上之事,在坐几人都是外行,只能向小叶子求教。
叶轻眉略一思虑,缓缓言道:“要对付海盗,自古以来都只能靠十六个字。”
“哪十六个字?”众人奇道。
“以攻为守,各个击破,犁庭扫穴,除恶务尽。”
“何解?”
“海盗不同于山贼马匪,行踪飘忽不定,防不胜防,往往劫掠沿海州县之后便满载而去,待州军赶到,海盗早已退回巢穴,大海茫茫无际,岛屿星罗棋布,上哪里找去?万里海疆万里防,若要处处守卫,非百万大军不可,空耗钱粮。如若不防,一不留神便窜上岸来为非作歹。所以要对付海盗,以攻为守是战略,各个击破是战术,犁庭扫穴是手段,除恶务尽是目标。每清缴完一片海域,便得一方安宁。”
“小叶子,我在澹州之时,曾请教过海港附近的水军,都说海盗船驶得极快,官船往往追到半路,便被甩得老远,难觅踪影,我担心以攻为守、犁庭扫穴没那么容易实现。”范建显然有些顾虑。
“放心,我叶家商号在东夷城的时候,就常年与海盗交手,要说比快,那些海盗船不一定比得过我叶家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