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前,我们还应先了解一下《荀子·解蔽》中的观点:“人们思想方法上的最大毛病是‘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只看一个方面而忽略另一个方面;只见局部而不见全部。”显然荀子这些观点都有朴素辩证法因素。荀子的观点,也或多或少地体现在品牌保护战略制定与具体实施中。
《荀子·解蔽》中讲:“人的毛病,在于被偏见蒙蔽而不明白全面的道理。纠正了偏见就能回到正确的认识上来,把片面看问题与全面看问题混淆起来,就迷惑了。天下没有两个真理,圣人不会有两种心志。现在,各诸侯有不同的政令,百家就有不同的学说,必然有是有非,有的使社会安定,有的就使社会混乱。搞乱国家的君主,混淆视听的各家学者,他们真实的本意,没有不想求得正道才亲自去做的,可是他们嫉妒、错误地对待正道,而别人就以其所好来引诱他们。他们偏听偏爱自己已经积累的知识,惟恐听到关于他的不足之处的话。凭他的偏见来观察与自己不同的学说,惟恐听到赞扬别家学说的话。这样,背离了正确的认识,还认为自己对,不肯停止。这岂不是被偏见所蒙蔽而失去对正道的追求吗?不用心,即使黑白那样分明的颜色在眼前也会看不清,打雷、击鼓那样大的声音在耳边响也会听不到,何况是心被蒙蔽呢?对于掌握正道的人,乱国的君主在上面责难他;混淆视听的各派学者在下面反对他,这岂不是可悲吗?
哪些是蔽?偏于欲求是蔽,偏于厌恶也是蔽;见始不见终是蔽,见终不见始也是蔽;见远不见近是蔽,见近不见远也是蔽;见深不见浅是蔽,见浅不见深也是蔽;见古不见今是蔽,见今不见古也是蔽。万事万物有所差异,就没有不相互有差异的。没有了差异就没有相互为蔽的,不注意这些相互依赖的两个方面,是人们思想方法上共同的毛病。”
读完《荀子·解蔽》中的观点,我再请读者想个现实中的问题:为什么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成就令世人瞩目;可是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已有的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在与国外合资中不但没有走向国际市场,反而已是大量的流失呢?无论如何,我们的政府与我们的企业家,也应该思考这个问题。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国内官员与企业家在以往的合资中,的确缺少民族品牌保护意识。因为他们仅仅看到了与国外知名品牌合作可能带来的利益,却没有看到有可能所带来的风险。
时值今日,让人庆幸的是,国家相关部门已开始下大力气及巨资,来实施对中国老字号的保护与振兴的伟大举动。企业创造一个品牌,尤其是名牌,至少需要十几年时间,甚至更长的要几代人的努力。因此,我们在实施品牌保护战略中,要有“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不要有“只看一个方面而忽略另一个方面;只见局部而不见全部。”的意识与素质。
2.管子量心力欲 管理予之为取(1)
管子认为君主治国应该做到“顺民心”、“量民力”、“从民欲”。管子认为:“统治者要想使自己的政令与法度,顺利在臣民中推行,关键的条件,就是要使政令与法度,符合臣民的心愿。作为君主与国家政务人员,要想使国家发达,关键的一点就是要选拔有德、有才且忠心为国效力的人才。”管子所讲的“治国之本”,其实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团队管理之本。因为统治者想最大限度地执行自己的政令且取得政绩,就应该取得臣民或属下的归心。这种臣民对君王或下属对领导的归心,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民心向背”。因为任何时候任何管理者与为政者,都不可能也不应该违民心、逆民意。虽然历史上有君主暴虐不仁与恣意妄为之举,但是这种君主最终还是让得民心者代之——改朝换代。虽然夏桀王与商纣王都是穷凶极恶,恣意享乐与荒淫,但是他们都是亡朝之君。
唐太宗李世民说“水(民)能载舟亦能覆舟”,其实就是对管子“顺民心”、“量民力”、“从民欲”观点的最好感悟与实践。可见为政者,能够做到“顺民心”、“量民力”、“从民欲”,是多么的重要。虽然管子观点对于治国为政者重要,但是这种观点对于企业家和管理者也同样适用。因为企业家与领导者要想实现企业目标或赢得市场竞争胜利,只有团队成员主动和积极地执行领导的目标,才能够实现目标。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健康地成长。也就是说,任何英明的企业家与企业管理者,都不可能自己实现企业目标,而只有企业员工“上下同心,齐心协力”才行。正因为如此,当代团队管理学才不提倡领导或某些优秀员工的个人英雄主义,大力培养与提倡团队的凝聚力与集聚力。正因为如此,大凡优秀的企业家与成功的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