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页)
兔子,好不好。”“嗯。”这乳娘只欢喜抱着金青去了。
正逢十五佳节,京中宵禁已解,绢红的灯笼用的是上好的绯红宫纱,悬挂在府中各处,府中诸人沐浴,更衣,梳妆,喜儿掀起帘来,抱着在小香坊内熏好的服饰放置在炕上,边上放着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一并的椒图玉饰,禁步,香包等,只道:“小姐,老夫人领着祭月,来四房通传了,您可准备大好了?”镜前苏伊的头发已经梳好,抹上了头油,打点好了,只待这衣裳送来,便由着喜儿伺候她梳妆,汐儿今早告了假回家去了,只有喜儿留在她身边,喜儿给她系上束腰来,笑问道:“可还紧,小姐。”苏伊吸着气道:“还好。”那喜儿直笑。
中秋节有女儿的人家要拜月,意欲为女儿祈祷冰清玉洁,一世永昌之祈福意,这后厅的园子内已经摆好了案,下边放着草席若干条,上置软垫,香炉一盏,红烛两根,案上摆着贡品,月饼以自制为佳,方便众人分切食用,西瓜切成莲花状装在盘子里,秋季时令水果若干盘,今岁这拜月仪式由董老太亲自操持,这府中一应女眷,安序在那软垫上正坐下,执事婆子在一旁站立着,只口中唱到:“祭月。”而后这董老太起身,到这奠席前跪下,“三上香”,执事婆子递上三支香给董老太,董老太在蜡烛上点燃,向月神鞠躬,再将香插于香炉中,“三上香”。这执事婆子又唱,这董老太再将香点燃,插于香炉之中。
庭院之中,月光皎洁,夜色之中,远处传来鞭炮声,吹打声,苏伊,苏盼,苏初等辈恭敬正坐在软垫之上,廊下绢灯兜转。
如此三次之后,董老太直起身来,这执事婆子扬声唱到:“三祭酒”。继而用清酒斟满酒爵,递给董老太,董老太将酒洒在席前的地上,再将酒爵放到祭桌上。执事婆子又唱:“三祭酒。”董老太执杯,在月光之下,再将手中酒缓缓倾下。
“请主祭唱词。”董老太君执起手中拜月祝文,苍老而慈悲的声音在京中的满城的烟火,在这府邸的大院中吟唱道:“
维丙戌年仲秋,
诚炎黄儿女,兴华夏名,复礼从德,祈告夜明:
乾坤万世,日月五光。普天盛裕,心宇玄黄。
重拂仙袂,誓振礼纲。汗青永记,皇汉之殇。
惟贤惟古,渐远渐茫。南山峨峨,扬子汤汤。
巴渝儿女,正冠理裳。竭诚顶礼,感念上苍。
敬拜素娥,启佑家邦。仙宫泰乐,世道宁康。
理修大德,文运隆昌。逝者已矣,蟾月呈祥。
辉增我辈,仪举宏彰。兹呈斯文,饮地横觞。
祀於神灵。惟伏尚飨!”
她道:“今日祝词,愿我儿谨记,祥钟华胄,秀毓名门,须有温慧秉心,久昭淑德,须怀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不着在诸辈以后,不忘今日训诫,宛若明月,一世玉洁冰清,岁岁长安。”
一并女儿手持香,齐颂:“祥钟华胄,秀毓名门,温慧秉心,久昭淑德,玉洁冰清,一世长安。”
礼毕。
执事的婆子并着清儿先扶着这董老太回了房,苏伊从软垫上由着喜儿扶着站起身来,轻瞟过去,便瞧见左边第一位的苏盼,也由着身边的纯儿扶起来,苏伊看见她的束腰上悬着枚金色铃铛,衬着她束腰的花色,越发好看。菖蒲花色,怎么会喜欢这种花色的纹饰,未免稍显持重,苏伊心下笑一声,今日她的束腰取的是百女□□,配的是香苞,穿搭是门学问呀。
“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暗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暗,此法华经亦复如是,能令众生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
“你们两个,都给我去禁言树前,跪着。”苏伊忽然回忆起来,那是在那年宫闱举办的法华经的讲经筵上,皇子皇女并着京中侯门,勋贵家,还有官员家的五陵子弟,京中贵女皆都应邀在列。
那时,府中的大姐姐,苏筠尚且未嫁人,苏筠年长她们四岁,那时她便与这苏盼关系不睦,苏伊总觉得这苏盼总看不惯她,是她的眼中钉,这苏伊偏偏不绕道而行,总去撩拨,这日,她和苏盼两个人在会上又斗嘴吵了架,这苏筠便抬手佯做头疼的拎着她们二人,指着外边道。“去就去。”“谁怕谁!”二人便赌气相继向外边走去,走过这大殿广阔的西后殿,那柚木地面生凉,数百根攀凤金柱支撑着空旷的大殿,四处空寂无人,只有经幔轻飞着。尔后直走到外面走廊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