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衣服。
来永光寺街的人,一登上小楼,就能感受到与楼下大家庭拘束的气氛不一样。小楼上没那么多规矩和束缚,多了一些随意和自在,那是夏承楹和林含英的风格。
这个中国旧式大家庭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和离乡背井、孤儿寡母的林家不同。林家在北京没有根,林家的根在台湾。聪慧的含英是个敏锐的观察者,她天生有志气,很快就融入这个家庭。她在夏家,在夏承楹身上见到世面,看到了一个深厚开阔的人生。当时和夏承楹来往的一群朋友,都是和他一样的世家子弟,家学渊源,勤学努力。聪明的台湾姑娘,在北京落户的夏家见到了真正的京派作风。
当时夏家大房的几个孩子祖芳、祖勋、祖炽,都爱上六婶的小楼,这儿有好看的故事书,好吃的零嘴,还有就是六婶、六叔都疼孩子,任他们在小楼上打滚玩乐,没有不准这、不准那的,永光寺街的小楼成了这个日渐凋零的古老大家庭里的一道阳光。夏家的晚辈都和六婶亲得很,含英把夏家人当成自己家人一样爱护,她一生就重亲情,她觉得亲人之间一定要包容,绝不能搅翻。因为,一个亲情饱满的人最快乐。
林海音和夏承楹结婚五十周年时,他们的老友作家彭歌写了篇《京味儿的一对》祝贺,其中就有这么一段:“北平的旧家大宅,嫁出门的女儿回娘家时,被称为‘姑奶奶’,往往享有甚高的发言权。我觉得海音就有那样的‘姑奶奶’遗风,调和鼎鼐,排难解纷,是一个不可少的人物。”
6。有了第一个孩子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接着战争爆发,日本人来了,报纸办不下去了,《世界日报》不得不关门。含英和承楹都失业了。含英在家待了一阵子,公公介绍她到师大图书馆工作,被分配到编目部门。每天,含英在图书馆堆满了书籍的小阁楼里认真地学写卡片,数点、横、直、撇、捺,排列十进分类法的号码。能多学一样东西,她总是很高兴的。为了分类编目古书,她还向公公请教目录学和国学常识,公公很高兴,他的几个孩子虽然都念了大学,但是没有一个是继承他学旧文学的。现在含英来请教,他当然要好好地教教她。公公把公羊谷梁、先经后传的道理都详细地说给她听,含英觉得受益很大。
含英对整天四处访问名流夫人早已不感兴趣了,现在每天能在书堆里博览群书,如鱼得水,她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几年的图书馆工作,养成她往后搜集资料、保存资料,以及编目的兴趣和习惯。
在师大图书馆工作时,有天她看到一套书叫《海潮音》,觉得这个名字很好,就用了其中的“海音”二字做笔名,开始写点不同于过去的采访文章,在报上发表。采访工作使含英对社会上许多现象、人物有了更多的认识,但她觉得把自己的主观看法置于身外的客观写作,已经不能满足她的写作欲望,她要发挥自己的看法和感受,遂由新闻写作走上文艺写作。
一九四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含英在协和医院生下她和承楹的第一个孩子,一名健康的男婴。孩子一生下来,夏承楹立即从医院里打电话回家禀告母亲,老太太马上叫人点一炷香,朝着院子拜谢菩萨保佑,“六奶奶生个大儿子”的消息立刻在大宅院里传开了。男婴依夏家“祖”字辈排,取名祖焯,小名小一子,因为他在祖字辈排名十一。
含英住了几天医院,抱着孩子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给婆婆磕个头说:“娘,给您道喜了!”含英虽然新派,对大家庭的习俗却一点也不马虎,更不排斥,她乐意遵从那些老规矩,只要老规矩合情合理,让大家快乐,又有什么不好呢?她保持着这些中国传统的礼俗,一直到老。
初为人母,没有经验。小一子冬夜常常啼哭,有时吵得楼下老太爷半夜披着皮袄上楼来,抱过去哄。孙子那么多,他从来没有那么关心过。祖焯小时候备受家中长辈及堂兄姐们的喜爱。
夏家二嫂这时已带着几个孩子从上海回来,因为原在上海盐务总署工作的二哥承栋随着工作单位迁到内地去了。瘦小的二嫂是夏老太爷的老友曾任国务院统计局长吴廷燮的女儿,她的年纪比含英的妈还大。二嫂个性开朗,喜欢说笑,夏家这两个最老最小的妯娌感情最好。二嫂常常上小楼住一两夜,帮忙照顾祖焯。含英这行六的媳妇受到公婆哥嫂的呵护,让她感到大家庭人手多,互相帮忙,多少减轻了职业妇女的负担。含英一向喜欢亲族,又能与人和谐相处,对中国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在某些方面是很肯定的。
祖焯从小聪明顽皮,有一次从十几阶的木楼梯上滚下来,因为冬天棉衣穿得厚,竟毫发无伤。后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