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第3/4 页)
hūn耕之事。
而另外二十万民夫则得到了前一段时间的工钱,而且得知朝廷已经想到办法解决了他们chūn耕的烦恼后,个个热情高涨,加上生活得到了改善,民夫们干起活来干劲十足,工程的进展立即快了起来,而且还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一时间,整个洛阳城,甚至是整个司隶各郡县的老百姓中,都在流传着少帝登基当rì解决了二件难事的故事,大家都对少帝充满了信心,觉得这么难的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以后大汉肯定能够恢复安定的局面的。
朝廷之中,大臣们各司其职,一切都非常有序,众多大臣工作起来非常热情,但是也有一些例外的,因为刘辩有意地疏远了一些朝臣,他们都是在历史上变节之人,也包括了所有的中常侍,现在刘辩基本上不用到他们了,只要他们不弄些事情出来,就不管他们。
当然,刘辩也知道这些人是不会安稳地,所以一直派出绿八哥在宫廷之中四处潜藏,收集着一些可疑的信息,同时让灰鹰在高空中监控着整个皇宫,特别是一些他不放心的地方,如董太后的宫中,如渤海王刘协的寝宫,如那些中常侍中黄门太监的住处。
数rì之后,那些被疏远的大臣和宦官们竟然都悄悄地聚焦到了董太后所住的未央宫去了,他们借着为董太后祝寿的理由,其实想要谋求自己的利益。
“恭请太皇太后圣安。”
中常侍赵忠、张让、中黄门段圭、侯览、曹节、夏辉、郭胜、程旷,骠骑将军董重,永乐少府樊陵、河南尹许相、太尉张温、廷尉崔烈、司空丁宫等人齐齐跪在董太后的面前。
董太后虽然已经五十许了,但是一向注重保养,因此看起来不过四十左右,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只是她一向与先帝不和睦,虽然住在宫中,却少以露面,只有一些亲近的大臣时不时来向她请安。
现在先帝驾崩,少帝即位,何太后垂帘听政,而未央宫已经彻底冷清了下来,让董太后的心里也跟着冷了,只是没有想到这才没几天时间,就有这么多朝廷重臣前来向自己请安了,而且就连三公之中的太尉张温、司空丁宫也来了,让她倍觉兴奋。
“众位爱卿请起,大家都是朝廷重臣,政事繁忙,今rì如何得闲来看我这个糟老太婆呀?”董太后微笑着对大家说道,皇子刘协就坐在她的身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一盘糯米糕。。。)
s
200、董后之谋
()好看的txt电子书
)
200、董后之谋
“太皇太后明鉴,臣等来请太皇太后作主。()”
“休得胡说,如今新帝登基,一切自有朝廷辅助政大臣相助,更有各位爱卿协理,本宫乃妇人,如何作得这大汉的主呀?”
“太皇太后如何作不得主,那何太后能够垂帘听政,她不同样是一妇道人家吗?既然何太后都能够干政作主,太皇太后你贵为先帝之母,现在少帝年幼无知,更应该由你老人家出面作主。那何太后不过是屠家之女,懂何礼仪,有何见识,这大汉天下的事情她如何理会得来?太皇太后你老人家见过的世面比她吃过的饭还多,走过的桥比她走过的路还长,所以应该由您老人家来决定这朝廷大事,怎么能够由着何太后专权误事呢?”
“是呀,太皇太后明鉴,臣等都是大汉老臣了,并不是要争什么权夺什么利,而是不忍心看到大汉毁在了年幼无知的少帝和没有见识的何太后手里,这才冒死前来进谏,请太皇太后你老人家出来主持大局的,现在整个大汉也只有你老人家才能够担负起江山社稷大事了。”
“对,少帝年幼,一登基就大肆封赏身边的小人,将自己原来东宫的臣属均赏赐了九卿之位,更是将先帝流放的蔡邕任命了太傅,还有大将军何进也被任命为辅政大臣,这不是胡来吗?反倒是我们三公,现在倒是成了闲职了,似乎没我们什么事情了,真是让人担心呀。”
“不仅如此,少帝一登基就忘了根本,竟然将修建先帝陵寝的民夫抽调了十万人放还家去,而且还要改变祖宗成法,给这些为皇家服徭役的民夫工钱,岂不是乱了套了吗?而且现在天下混乱,国库空虚,少帝却不顾一切,花费大量的工钱在这些民夫身上,简直是胡闹,这样下去大汉天下早晚要被毁掉的,还请太皇太后你老人家出面管一管。”
“太皇太后,你老人家还不知道,那何进如今更是得势,将我们这些老臣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以前他就曾经不止一次向先帝和何太后进言,要杀了我们这些老臣,说我们祸乱后宫,可怜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