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确是最能总结经验教训的优秀队伍。后来,解放军在攻打海南的时候,由于充分吸取了金门海战的教训,在很多方面做了充分彻底的准备,竟然创造了“小木船打败大舰艇”彻底解放海南的奇迹。
是否准备充分,执行到位,结果就有这样的天壤之别!
阴沟里为什么总容易翻船
我们常常用“阴沟里翻船”来形容本来最应该平安无事的地方,偏偏出了事故、栽了跟头。
执行也一样,我们最有把握、最自信、最放心的地方往往最容易出漏洞,发生意想不到的情况。
因为我们最放心的地方,往往也是最容易放松警惕的地方。
2007年4月,一起金库盗窃案震惊了全国:河北邯郸市农业银行邯郸分行金库里的5100万元被盗。
5100万元,按重量来计算的话,加起来有两吨多重,要用一辆大卡车才能运走。可奇怪的是,这么多钱被盗,居然没有一个人发现。
银行发现,在5100万元不翼而飞的同时,两名金库管理员也失踪了。于是他们猜测,金库被盗应该和这两位管理员有关。
警方立即展开了调查,3天后,两名金库管理员落网。
这5100万元确实是被两名金库管理员偷走的,而且是被两人在5个月内分批盗走的!
这让人们在大吃一惊的同时不得不质问:
“5个月的时间,金库的现金被偷走了5100多万元,银行难道就一点都没发现?”
按照规定,各行必须建立查库制度,营业单位坐班主任每月至少要不定期查库三次,主管行长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查库。
照这么计算,5个月内农业银行邯郸分行应该查库的次数最少达15次,可居然没查出丢了钱。
可见,这15次查库只是形同虚设。不仅如此,银行的监视系统也极为不完善。就这样,事态终于发展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尽管两名盗窃犯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厉制裁,但大部分钱已经被他们拿去买了彩票,银行由此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在很多人看来,金库是保卫多么森严的地方,毫无疑问会有重重防范措施,要想行窃,简直比登天还难。而金库保管员也应该接受过严格的训练,有非常高的职业素养。
然而,无论在安全措施还是人的挑选上,银行都没有把好关,结果导致本应该最保险的地方变得最不保险。
或许在银行的领导看来,像金库这样的地方,谁敢打主意、动歪念,于是不知不觉放松了管理和防范,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阴沟里之所以最容易翻船,就是因为人们在“风平浪静”的情况下,放松了警惕,看不到“暗礁”的存在,结果触了礁,翻了船!
当然,“暗礁”也是可以消除的:
(一)过去没事,并不代表永远没事。
(二)“最保险”的地方更应该多加一把锁,多把一道关。
(三)“最安全”的地方更要用严格的制度去保障。
你不消除隐患,隐患就消灭你
隐患尽管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并不代表它不存在。
。。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3)
隐患就像一个小小的蛀虫,要是不消除它,它迟早会消灭你,甚至把你“吞掉”。
如果在执行中不注重消除小隐患,往往就会引发大灾难。
为了准备人类第一次载人太空飞行,苏联宇航局从1960年3月起开始招募宇航员。
经过层层筛选,最后只留下几位,其中一位叫邦达连科的宇航员得到了主设计师科罗廖夫的极大赞赏,大家一致认为他当选的可能性最大。
然而,就在邦达连科进行为期10天的地面训练的最后一天,灾难降临到了他头上。
这天,邦达连科在一个高浓度氧气舱里,用酒精棉球擦完身上固定过传感器的部位后,随手将它扔掉。
不料带着酒精的棉球正好掉在了电热器上,立即引起大火。邦达连科没有及时逃脱,被严重烧伤,在送往医院10小时后,因抢救无效死亡。
就这样,邦达连科成了“第一个遇难的航天员”。
只是他并不是死于空中的灾难,而是死于他自己制造的灾难。由于没有意识到隐患的存在,结果,他成了隐患的牺牲品。
这样一来,苏联航天局不得不再挑选一位优秀的宇航员执行第一次上天任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