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页)
刚看到内蒙政法类名记汤计的文章,发生越狱案的呼和浩特二监监狱长张和平被免职,政委刘建宾及副监狱长停职检查。
说是新闻,其实属于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从案发,多数人恐怕早就有这个预料和判断了,早晚而已。
笔者和张和平及其他二监领导均有过一面之交,工作上的事情。张和平身材魁梧,刘建宾文质彬彬,两人配合得很好。张和平应该过了退休年龄了,今天从网上的消息也得到证实。越狱案发,他被免职和正常退休区别不大。其他人有些可惜,但百密一疏,发生这么大的事情,监狱管理中的问题显而易见,领导责任肯定是要负的。
当然,监狱内部有关人员恐怕也会受到处理,监狱管理局乃至司法厅领导恐怕也会受到牵连。这一切都需要调查核实后才会有结果。
与内蒙古司法系统对比鲜明的是,呼和浩特乃至内蒙古公安机关正在为缉捕四名逃犯而欢欣鼓舞。67个小时,抓捕成功,当然应该欢欣鼓舞。颜炳强局长作为专案组长,在央视及各大媒体频频亮相。行伍出身的他,在这次行动中充分表现出了战役指挥能力、协调能力、动员能力、与媒体和公众的沟通能力。我们的公安民警在关键时刻表现神勇,跑得动、追得上、打得过,展示了全警大练兵的成果,也用行动书写了内蒙古公安“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忠诚。公安庆功是必然的,和林县的那位受伤新警,应该记功,击毙一名逃犯的民警应该记功,用车撞翻三轮车的政委应该记功,颜局长应该记功,全体参战的公安武警官兵都应该记功。
一件事,两个执法机关一个庆功,一个被问责,不只是巧合。当然,不能因为一件事,一个突发事件,就断言一个系统和部门、单位的工作。向牺牲的监狱民警表示悼念,向辛勤工作在监狱系统每天面对专政对象的监狱民警表示敬意。同时,向内蒙古公安民警表示感谢,是你们及时抓捕逃犯,消除了人们的恐慌和忧虑,是你们的工作,给了人民群众一个和谐安定的生活环境
领导“冒着隆冬的寒风”不妥
今天我又从电视里看了一下《内蒙古新闻》。说实话,不太喜欢看内蒙古电视台的新闻。原因很多,主要是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新闻,还有就是播音员看着让人难受。尤其是那几个男播音员,难看不说,穿个西服也穿不好,要么是西服颜色太难看,要么是领带不协调,似乎处处提醒着人们内蒙古是边远贫困落后地区。女播音员除了李琳外,都像县广播站的主持人,让看惯了中央和兄弟省市卫视高品质节目的观众难以接受。
当然,节目没有吸引力主要是内容的问题,除了领导开会、领导剪彩,就是什么工程上马、形势一片大好,还有就是自治区领导接待了中央一个企业的老总,诸如此类。归根到底,是离老百姓太远,还不如《新闻天天看》和经济台的那个叫不上名的有关家长里短的节目。如果每天都有胡春华任书记或者二监跑了犯人一类的节目,估计收视率肯定高。
话题扯远了,还是说说“冒着隆冬的寒风”吧。今天看新闻,主要是想胡春华上任一段时间了,看一下电视台有什么关于他的报道。谁知头条新闻第一句话就让我极不舒服。这条新闻是关于胡书记到赤峰、通辽调研的,可能意在说胡书记很辛苦很深入基层和群众,但效果不好。在这个季节,在内蒙古,到处都是冰天雪地,寒风凛冽,这一点都不奇怪。全区各地各行各业人民群众,都在冒着凛冽的寒风辛勤工作。且不说野外作业的人们,就是上班族,哪个不需要顶风冒雪。偏偏电视台的记者看到胡书记“冒着隆冬的寒风”了。作为人民公仆,到人民群众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走走看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否则怎能了解民情呢?封建时代的官员还提倡微服私访,何况我们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共产党的干部呢?我想胡书记自己不会感到下基层调研是辛苦的事,但电视台却把胡书记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拉大了。
新闻从业人员作为党的喉舌,要真正贴近人民、贴近生活,为人民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不要帮倒忙。内蒙古的新闻工作者要更好地宣传内蒙古,要让全国人民、全世界都知道,内蒙古人早就不骑马上学上班了,内蒙古也通上火车了。
认认真真走过场
一年一度搞总结。组织部考核单位领导班子,单位考核处室,处室考核个人。没看出组织部的考核有什么新举措,单位和处室的考核仍是老样子。但形式重于内容和结果,用领导的话说,是“认认真真走过场”。*测评结果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多数同志是合格的,还有部分同志是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