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页)
,早早起来就开始准备了。
昨天已经去镇上采买一番,上次的土豆还有笋干什么的也卖了不少钱,这次冬至当然是要好好准备一番的。一条青鱼,一碗肉,还有一些豆制品,这算是祭祖的基本菜色了。杜伟铭干脆多买了些肉,准备把腌肉什么的也做起来了,这次竟然还有人来卖鹅,杜伟铭还买了两只鹅,一些糕点什么的。可能因为冬至的原因,赶集的人比往常多了些,杜伟铭家的牛车上也有几个村民搭车。这次采买只有杜伟铭还有王武和周文去,连大和娃娃都留在家里。大家伙虽说收成不好,但是重要的日子家家户户也都准备了不少菜色的。
杜伟铭一早就在准备团子,玉米面和好以后,让连大揉面。肉剁成肉泥,合着青菜一起做成馅,其实就是类似馄饨陷。做成一个个大团子,放锅里蒸熟就可以了。加上红烧肉,红烧鱼,还有豆腐什么的,当然也少不了一小坛子酒,大家就出发去祭祖了。娃娃现在也算是李家的人了,当然也就跟着杜伟铭一起去祭祖。
坟地是在村后,杜伟铭到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开始祭祖了。石碑前还有些杂草,打扫一番后,放上酒菜,磕头烧纸钱,就算是好了。
中饭就是把早上做的团子还有菜什么的重新加热一下,大家也吃得挺高兴的。娃娃特别喜欢那两只鹅,杜伟铭本想宰了腌上的,现在到舍不得下手了。就教了娃娃那首诗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有了这个现实的对比,娃娃学起来倒也是兴趣十足,不一会已经会念了,只是意思还有些不明白,杜伟铭就一一给他解释了。
“哥哥,以后我来负责养着两只鹅好不好啊?”
杜伟铭一愣,倒也是没想到这点。
“娃娃怎么想到要养鹅啦?”
“我见过牛,鸡,鸭,这鹅还是第一次见。娃娃想把这鹅养大,好不好?”
杜伟铭听到这个有些头痛,现在天冷,河里的水也不多,实在不是养鹅的好时候。和娃娃沟通了一番,总算是同意先养两天,过两天就宰了,等天气暖和了再养。
杜伟铭想让大家试试正宗的汤圆。这个就需要用到糯米粉了。这糯米也不容易,这里一般都吃糙米,白米什么的,糯米可不多见,糯米粉就更别提了。去镇上的时候找了好久才找到了一些糯米,自己回来弄了。
“哥哥,哥哥,这白米泡那么长时间是要做什么好吃的啊?”
“娃娃,这不是白米,这叫做糯米。哥哥晚上给你做汤圆吃好不好?”
“汤圆是什么东西啊?”
“恩,哥哥也说不清,就是一种好吃的团子。晚上做好了给娃娃吃了就知道了。”
“哥哥,娃娃也来帮忙还不好?”
“那娃娃帮哥哥去采些葱回来,洗干净好不好?”
娃娃接到任务就去门口采了。葱就在门口种了一些,要吃的时候去摘一些就行了。糯米昨天晚上已经浸泡了,早上拿到村里的石墨那里打成浆水,用个布袋装着吊起来,等到水滴干了,就可以用了。多的就晾干就是糯米粉了。
今天做两种汤圆,红豆还有鲜肉的。其实杜伟铭更想做黑芝麻的,只是这黑芝麻的馅暂时没办法弄,只能做红豆的了。红豆沙有了上次做春卷的经验,做起来快了很多,现在天冷,稍微多做点也不要紧,放着十天半个月也坏不了。
取了些鲜肉让连大剁成肉馅,加上葱姜还有料酒,盐之类的,拌匀,再加上一个鸡蛋就是咸馅的了。娃娃看到自己的葱洗干净以后能派上用场也很高兴,就乖乖的在旁边看哥哥干活了。
汤圆包的时候倒是有些技巧的,周文一开始没学会,几个都有些失败,还好面团捏了也能重来,试了好几次才会包。
“周文,甜的就包成圆的,咸的就弄上个尖头,不然分不清楚了。”
“好的,少爷。”
娃娃看了很有兴趣,也想要包,想到这个糯米的价格,杜伟铭还是打消了让他包的念头,等娃娃长大以后才能包。娃娃撇撇嘴,也没办法了。别看哥哥平时好像很好说话的样子,他说不行那就是真的不行了。娃娃也有经验,看到这样也只能算了。
娃娃身上穿了新做的棉衣,周文他们也穿上了新棉衣,当时激动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新棉衣啊,都好几年没穿过了。娃娃也很高兴,还特别得意的传出去给其他小朋友看,引来羡慕的目光无数,当然也给杜伟铭带来了些新的麻烦。还有这次的布料只是最普通的,这已经有不少人在说了,如果用上景源买的布料,不知道还得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