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页)
要挖了。碗里的菜汁都吃的干干净净,杜伟铭很满意,娃娃今天吃了好几块红烧肉呢,大家都对杜伟铭的手艺表示的赞扬。
第二天一早吃过饭,杜伟铭看了下腌渍的肉应该可以了,就准备灌香肠了。把小肠头套在准备好的竹节口上,用棉线扎紧,就可以往里面塞肉了,一边塞肉一边把肉往肠子下部赶,要用巧力免得把肠子弄破就麻烦了。一开始没注意,才灌了没多少就把肠子给弄破了,还好下面放着木盆,肉都出来了,有重新弄。找到感觉干起来就快了,每隔三四十厘米用棉线把肠子扎紧,用针刺破肠衣排出肠内的空气。杜伟铭和周文两人分工合作,杜伟铭塞肉,周文扎棉线,用针刺,到了午饭前总算是把这些香肠都给做好了。灌好的香肠就挂在屋后通风的地方,等它风干,现在天冷倒也不怕坏。一直可以吃到来年春天呢。
买回来的布匹和棉花昨天就趁有时间送到张大婶那里让帮忙做棉衣了,娃娃还小,身上的衣服倒是有些单薄了,得快些换上棉衣了。买来的鸭蛋还没有处理,杜伟铭原本是想做咸蛋还有皮蛋的,这里只有腌蛋,杜伟铭尝过,和咸蛋差不多,但是没有咸蛋好吃。现在有时间还是自己做吧。咸蛋做起来倒也简单,把将盐倒入冷开水中溶解,加入干黄土搅拌成糨糊状。把鸡蛋放入盐泥中,使蛋壳上全部粘满盐泥后放入陶罐中,基本装满后将剩余的盐泥倒在蛋面上,密封起来就可以了。冬天做咸蛋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估计要一个多月,新年的时候应该就可以吃了。买回来的鸭蛋,大多数都做了咸蛋,只留了十个准备试验做皮蛋,因为皮蛋的做法杜伟铭倒是只见过自己没试过,这边好像也没有皮蛋,这个要用到石灰,弄的不好就伤皮肤,还是等过两天有空试验一下再做吧。
天香楼的掌柜托人来送信,说让杜伟铭再送些笋干、扁尖去。杜伟铭就王武又送了30斤笋干还有一罐子扁尖去,还有一份给景源的信也一并带去。这次过年的时候估计家里的人就更多了,村里人也在为即将到来的冬至做着准备。
但是在冬至前杜伟铭家里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挖土豆。这次种的秋土豆时间不长,但是这段时间老天帮忙,天气倒是不错,杜伟铭对于收成还是有些信心的。家里是全家出动挖土豆。王武和连大负责刨,杜伟铭就和周文两人在后面捡,娃娃也跟着帮忙,秋土豆因为生长的时间不长,没有上一批的大,但是一个个圆滚滚的还是很讨人喜欢的,这可是粮食啊。挖土豆看着好像不累,但是弯着腰捡其实也挺吃力的,娃娃捡了一会儿就有些累了,杜伟铭让他在旁边休息。自己就和周文他们接着干。一天也只挖了一亩地,别看一亩地,土豆还真不少,一筐筐的土豆推回家,村里人又有了新的话题。李二在秋天也能种土豆了,大家闻风而来,都来看看这秋土豆长啥样。
杜伟铭一点也不想出风头,只是这村子才这么点大,一点点事情就传的大家伙都知道了。村长也特意过来看了这秋土豆,虽说个子小了些,但是也是土豆啊。杜伟铭答应等有空也教村里人种这秋土豆,大家才渐渐散去。后面的几天都在挖土豆中间度过了,四亩地整整挖了三十几筐的土豆,这么多家里肯定吃不完。挑了小的芽眼多的两筐出来作为明年的薯种,原本留好的薯种还有上一次多下来的那些土豆还有这次地里的大个的,买的出价钱的,杜伟铭决定过两天让王武和连大送到镇上卖掉。屋后的大坑起了出来,留了几筐小土豆准备明年慢慢吃。剩余的就放在储藏室,这段时间也可以吃,家里还剩了不少土豆。杜伟铭还挑了几筐好的就送了些给村民们,虽说这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但是今年地里的收成不好,家里的土豆大家都不舍得卖,也算是自己的一份心意吧。
听说村口种的秋土豆收成好像也不错,至少今年过冬的粮食有了。杜伟铭也挺高兴的,他们还送了一些土豆过来,谢谢杜伟铭。杜伟铭也收下了。
作者有话要说:**有些抽,今天发的有些晚了
46。冬至
冬至在一年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有些地方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三清村这里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家家户户还是一早就起来准备了。以前冬至的时候是北方饺子南方汤圆,杜伟铭自己是南方人一般都是吃的汤圆。三清村这里吃的是是一种杜伟铭以前没见过的团子,类似汤圆,但是看上去更像是菜团子。
去年冬至,杜伟铭是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懂,团子也是隔壁张大婶送了一盘过来,再跟着乡亲们照做就行了。一早上就要准备好团子还有一些吃食,家家户户都会先去扫墓。杜伟铭当然也不例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