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2/4 页)
还公然勒索长州藩,这让他们更高兴。因为这次长州藩足足动员了快三千大军,其中战斗兵就有两千人。那打几百个上岸的海匪还不就是玩么?
可是一到下关附近守随信吉就觉得不对了,对面一排排士兵一看就不是土匪,队列站得比自己这边的武士们还整齐。等双方排兵布阵的时候就更不对了,对面地“海匪”一水的铁甲,守随信吉的上司看得直发愣,连常用的列队命令都忘了下达了,其他的武士们也都看傻了眼。守随信吉不像他的土包子同事那么没见识,他在界地时候听说过很多大明的传闻,眼前的铁甲一看就是大明的军国之器,这东西根本就是有钱也没有地方买。
守随信吉瞄了一眼,估计幕府承认的那几个“海商”全加一块也凑不出这么多的铁甲来,他小心地把心中的疑虑跟领队的头目说了,那个头目就把他派去和这次的总大将说。那个总大将看到对面耀眼的装备后,也和被雷劈过的蛤蟆一样说不出话了。听过守随信吉的报告后,那总大将一边痛骂藩里的那些军情骗子,一边哼哼唧唧地打发部下过去试探着交流一下。
那个使者走到海匪军前二十米大叫道:“我乃长州藩毛利家……啊——”话才说了一半那倒霉蛋就被铁炮打成了马蜂窝。杨致远来以前黄石曾拾他介绍过一些日本的风土人情,黑岛还没有把话翻译完,杨致远就认定这个仪式乃是战前的挑战,早等得不耐烦的杨游击立刻下令开始作战。
三磅和六磅炮打过来的弹丸呼啸着向长州军的头上飞了过去,长生岛的炮兵技术比几个月前强了不少。对手远程火力和骑兵都很差,所以长生岛的炮兵把火炮推近了进行跳弹射击。一次精准的炮击就是在长州军的密集阵上开出一个血胡同,滚烫的铁球那可是擦着就死,挨上就亡。明军条例都是双人炮组,而十八磅红夷炮也不过是特别强化到四人炮组,长生军这种为了野战而订做地二十人炮组提供了充沛的人力,火炮的发射速度甚至超过了火绳枪。现在三磅炮已经能达到每分钟三发,并还有进一步提高的余地。
据黑岛一夫说,日本已经有两代人没有打过仗了,在场的长州武士和农民也确实都是第一次见识野战火炮。不过令杨致远惊叹的是……他们竟然扛住了,并且在生扛了明军的火炮有一刻之久后,他们还是没有出现崩溃的迹象。这种劲头让杨致远赞叹不已。水土不服让明军近两成的战斗员上不了战场,所以杨致远一直希望长州军能被火炮吓倒。
可是现在不能再等了,杨致远担心对手迟早会从最初的震惊中清醒过来,所以他命令步兵开始进攻。黑岛一夫提供的第一个情报看来不太准确,但他希望黑岛一夫不要犯第二个错误。据说长州军主要是由农民构成的,杨致远希望白刃冲锋的时候农民兵会一哄而散,然后靠人数消灭那些不逃跑的武士。
冲锋发动后,杨致远更加震惊地看到长州军全体哄散了。那些世袭的武士跑得比农民还要快。一支才表现出惊人纪律和素质的军队竟然会有这种表现让杨致远很担忧,他制止了原定的追击以防有诈,并下令审讯俘虏——黄石给杨致远的命令是要优待俘虏,长生军在日本既要是一支威武之师,更要是一支文明之师。黄石目前的目标是做生意,万一挑起人民战争就太不高明了。
通过审讯杨致远才明白他犯了教条主义错误。长州军一开始的坚挺并不是因为勇敢,而是因为从上到下都被吓傻了,其实就是骇过头了。而当明军白刃冲锋的时候,清醒过来的长州军自然以最快的速度瓦解了。
当天晚上长州藩发现守随信吉会汉语而且脑子很活络后,就火线提拔他为侍大将来和“海匪”谈判,听说这假钱铺子的幕后老板是大明的太子少保后,长州藩武士们的脸都吓绿了。他们估计这次一定要有人自栽谢罪了,最后这个光荣的任务再次落到了刚执行完九死一生任务归来的守随信吉身上,他在荣升侍大将的同一天再次被提拔为长州藩家老,然后被派赴大明道歉谢罪。
陪同守随信吉前来地两个长州藩副使一路上向他灌输了不少主家为大的道理,并不停地暗示守随信吉要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敢地“承担起责任”来。守随信吉嘴上慷慨激昂,心里却大骂不止——老子没吃过几天肉,连老婆都还没有,谁TMD去剖腹啊。
这三个各怀鬼胎地正副使者跟着报信员登上长生岛时已经惊讶地说不出话了,他们虽然从小就知道大明是个庞然大物,也曾不断提醒自己大明的实力深不可测,但看到原来只是这么小的长生岛都有大批铁甲兵的时候,他们三个人的精神终于到了崩溃的边缘。
至于为什么大明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