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2/4 页)
极力拉拢乌斯曼,在阿山可劲地给盛世才多多制造麻烦。乌斯曼摇身一变成了苏联政府包装而成的反盛斗士。哈萨克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战士。
乌斯满也不是傻子,当然也不用客气,向苏联、蒙古方面,要枪、要炮、要钱、要粮、要子弹,要一切可以要到的手的东西。管你有用没用,不要白不要。但是有一点,就是苏联顾问我不要。我们是土匪,要顾问干什么?
有了苏联的枪炮钱粮、有了蒙古国的军队兵马,乌斯满的腰顿时粗了起来,势力最强大时,手下人马竞然达到了上万人以上。
喀拉布勒根一仗,居然一次歼灭了省军一个团。真正成了苏联人、蒙古人眼目中的民族英雄。
一九四四年春天。蒙古人民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乔巴山在中蒙边境的北塔山会见了乌斯满。三方就在布尔根河流域成立《阿山临时革命政府》签订了协议。
阿山暴动,阿山革命政府的成立,成功牵制了省府在三区的大部分兵力。可以说,正是阿山革命政府牵制了国军在三区的兵力,才保证了伊宁暴动的成功举行。
话说至此,乌斯满作为阿山革命政府创始人,在三区运动史上是有着极大功绩的。但为何却成了各方公认、众口一词的“土匪”了呢?这恐怕是今人要认真思索的了。
可否这样认为,乌斯满之所以成为各方公认的“土匪”。除了和其早年个人一生的种种劣迹外,恐怕主要与其家境贫寒、目不识丁、不谙政治权术、和苏联、蒙古、新疆政府方面离心离德有着极大关系。
首先,不论是苏联、还是蒙古,他们并不曾真心喜欢过,这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草根“巴图鲁”。特别是后来看到乌斯满对建立一个《*厥斯坦共和国》并不热衷、甚至连同路人都不算时,便又玩起了一拉一打的方式:拉拢、扶持达力列汗,打击乌斯满的个人英雄主义。
三区政府成立后,乌斯满对于苏联政府极力要把阿山革命政府纳入《*厥斯坦共和国》的作法表示强烈的不满和反对,特别是对三区方面居然抬出一个大阿訇来担任《*厥斯坦共和国》主席表示出强烈愤慨:我乌斯满作为最早的三区革命领导人,你们只给了一个委员就打发了?我乌斯满决不到一个要独立于中国之外的政府里去任职、我的阿山革命政府决不听命于“*厥斯坦共和国”调遣、本人决不到阿山以外任何地方去任职。
乌斯满独立特行的“三不主义”导致了三区方面对其的严重不满。
新疆省府与三区方面达成和平协议前后,民族军与省军隔河对峙,极大地减轻了对乌斯满的军事压力。加之省府方面己经赦免参与事变的有关人员,后来乌斯满又成为阿山专员、省府委员。如此这般一来,心高气傲的乌斯满自然也就更不把三区方面当做一回事了。
如今乌斯满竞敢与省府方面眉来眼去、勾勾搭搭,这“叛徒”的帽子自然也就不大不小地带在了乌斯满的头上。
为了教训这个“叛徒”、“土匪”,三方决定向乌斯满讨要“军火款”。乌斯满一口拒绝,你们都骂我是土匪,哪有向土匪讨债的道理。我现在是省府委员,去找张治中要吧!只要你们能说清欠你们的是什么钱就行?
苏联、蒙古从来都不会承认支持过*,找张治中要“军火费”不是不打自招吗。但又实在咽不下这口窝囊气,于是就制定了志在围歼乌斯满“匪帮”的《北塔山斩首行动计划》。
伊斯哈克别克将军领着骑兵旅猛攻阿山。失去了苏联、蒙古方面支持的乌斯满那里是伊斯哈克别克的对手,屡战屡败,只有且战且退,一面撤到地势险要的中蒙边境的北塔山地区。一面向省府方面求援。但省府方面还幻想着保持与三区的和平协定的顺利履行,不愿与三区方面撕下脸来干,只是象征性的派了一个加强骑兵连四个排一百六十余人驻守在北塔山,以示声援。
北塔山,位于中蒙边界我国境內一百多公里处。
主峰阿同敖包海拔三千二百多米。南北宽约十几公里,东西长约十五公里,形同一个大馒头,人们形象地称其为阿同敖包。
北塔山群峰绵延、跌宕起伏。山峰上长满了高大的冷杉乔木,山腰及山脚是草场。一条牧民们转场形成的山路盘旋逶迤山峰之间。自古以來,这里就是我国牧民们的“冬窝子”。
从北塔山向南是一望无际的草滩、戈壁、沙漠。同时也是阿山、蒙古通往奇台、迪化的交通要隘。占领了北塔山,向西、向南则可以傲视阿山;向东则就可以挥兵奇台、指点迪化,大军掩旗横扫东疆。
北塔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