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页)
嘞嗨迹�沼谕�恿恕�
他们爱情的小巢就设在松江城南门外南园的“小红楼”里,这是陈子龙向朋友借来的一处空闲别业,既作为几社的聚会场所,也作为陈杨的鸳鸯爱巢。那些日子里影怜是多么快活啊,白天她同子龙及朋友们纵情游玩酬唱,晚上与自己心爱的人如胶似漆。愤怒出诗人,爱情更出诗人,这一时期,陈杨二人都展示出了惊人的才华,创作了大量流芳后世的作品,其中最令人振聋发聩的作品,竟是杨影怜歌颂自己情人陈子龙的《男洛神赋》!大家都知道曹子建著名的《洛神赋》,有几人知道,在中国文学史上,居然还有一篇与之媲美对应的由女诗人创作的《男洛神赋》,真可谓石破天惊!
然而,陈子龙毕竟有他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妻子,自己的难言之隐,他要投入到扶助大厦将倾的事业中去,不可能长期沉溺与卿卿我我。两个人同居了两年之后,崇祯八年(1635),杨影怜神色黯然,痛苦地离开了小红楼。
txt小说上传分享
《红楼梦》历史事件(12)
分手后,陈杨二人的爱情之火不仅没有熄灭,反而在两地相思中越燃越旺了。两个人都写出了大量思念歌颂小红楼的诗作。杨影怜无时无刻不想到“醒时恼见小红楼”,贯穿了她的整个后半生。陈子龙也在天南地北怀念“角声初到小红楼”,直到英勇殉国。他在《春日早起》诗中写道:“独起凭栏对晓风,满溪春水小桥东。始知昨夜红楼梦,身在桃花万树中。”这是《红楼梦》名字最直接、最可靠的出处。
杨影怜变得多愁善感起来,用陈子龙赠给她的诗说,就是“风风雨雨能痛哭”。看到月缺花残春尽,她要伤感;想到壮士拼杀疆场,她要落泪;亲历悲惨命运风尘女子的坟墓,她的眼泪更像断线珍珠一样,尽情地流淌。同心上人陈子龙分手后,陈杨二人分别整理出版了自己在小红楼中的诗作,杨影怜命名自己的诗集为《戊寅草》,又名《鸳鸯楼词》;陈子龙命名自己的诗集为《属玉堂》,并为《戊寅草》作了一篇长序,同时,还写了一首七古诗《长相思》,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相思之情,并劝影怜要想得开,“但令君心识故人,绮窗何必常相守”。
为了出版自己的诗集,杨影怜来到了杭州。《戊寅草》的出版,是由杭州古道热肠的富商汪然明资助的,影怜来杭,下榻汪然明建在西溪的横山别墅(西溪水阁)。西溪外有转山溪水,内有无际芦荡,河渚间坐落着众多园林和寺观。西溪漫山遍野的红梅和珍贵的绿萼华白梅,勾起了影怜千般诗思;汪然明的游船有着一个新颖别致的名称“不系园”,载着心如不系游船的影怜,徜徉在西湖绿树红墙之中,又勾起了影怜万种柔情。
西泠桥畔的苏小小墓和孤山兰因馆的冯小青墓,是影怜经常拜谒徜徉的地方。苏小小倒也罢了,冯小青却是与影怜相隔不远的人,她的丈夫冯千秋尚健在,其父冯云将与钱谦益私交甚笃,在他筑于孤山的快雪堂中,与影怜时相酬唱。在冯小青墓前,影怜写下了风尘女子的无尽情思和哀思,每当提笔,便泪如泉涌,打湿了花笺。但影怜不仅是个才女,又是一个侠骨柔肠的巾帼侠女,面对造化弄人,她也决绝地喊出:“神女生涯倘是梦,何妨风雨照婵娟”,这是何等磊落的胸襟!
说到这里,令人不能不联想到《红楼梦》中黛玉的作品《葬花词》:“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诗中以燕喻人,难道刚刚十四五岁的黛玉,以前就曾经与人组建过“香巢”?由于“燕子无情”,导致了“人去梁空巢也倾”的爱情悲剧?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绝对的一副美人迟暮,归依无人的悲怆情绪!须知,此时的黛玉刚进荣府不久,只有十四五岁年纪,也就像今天刚上初中的女孩子吧,何至于产生这样一种急不可待的“红颜老死”的恐惧啊?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奴底事备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小小的黛玉,难道会产生期盼情人“温被”以御寒冷的念头么?难道会在睡梦中听到情人在庭外所发的“悲歌”么?难道会因为情人不至而产生“花落人亡”的感叹么?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