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2/4 页)
来,事情会有点麻烦。张仲平知道,除了时代阳光拍卖公司,今年下半年乃至于明年上半年,都还没有听说省里市里还有哪家公司从事文物艺术品的拍卖。
葛云怎么会让这种情况出现呢?
张仲平知道葛云是个行事缜密的女人,他还记得当初在廊桥驿站烧那张小纸片时她那副小心谨慎的样子。葛云深知事情的严重性,肯定不会允许出什么差错。
退一步来讲,如果当初她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张仲平也还是可以想办法的。毕竟,徐艺已经欠了他不少人情。可是,现在拍卖图录都已经出来了,怎么去弥补呢?
万不得已,只有说服徐艺通过增拍的方式,临时加印一个单页。但是,这种打入“另册”的搞法,多少有点牵强。如果让人知道,另册里面的拍品是谁提供的,买家又是谁,那就不妙了,搞得像定向拍卖似的,等于活生生地留下把柄让别人去抓。这种风险实在是太大了,会聪明反被聪明误。夹杂在整本图录里,当然也有这方面的问题,但因为有那么多同类拍品打掩护,目标就小多了。
说穿了,张仲平担心的还是香水河法人股拍卖的事。如果不拍了,也就用不着走这个过门;如果还是要拍,但不由3D公司来拍,当然也就用不着由张仲平来走这个过门。
自从上次跟健哥一起洗桑拿之后,两个人就再也没有见过面。健哥让张仲平等消息。张仲平心里有事,不敢烦健哥便时不时的给葛云打电话,有次还以向她请教为由头,给她送了两个鸟食罐,是他特意在省文物商店挑的,但他跟葛云很默契,有关香水河法人股的事,从来没有说过一个字。健哥也没有托她带过什么话。如果那件青瓷上了拍卖图录,表示一切上了正轨,现在没上,就是一个不好的信号,等于原来的约定起了变化,张仲平感到很被动,因为他不清楚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
香水河法人股还会不会拍?
如果拍,健哥会交给谁来拍?
如果不拍了,那是没有办法的事,等于事情的发展变化超出了健哥的控制范围。这种希望的破灭,肯定会让张仲平觉得很遗憾。这有一点像钓鱼,好不容易一条大鱼上钩了,你放线收线地忙乎了大半天,以为可以用渔捞去捞了,突然啪地一声,鱼挣脱钩子跑了。钓过鱼的人恐怕都碰到过这种情况,那确实会让人半天回不过神来。
如果拍,却不由3D公司拍,而由另外的公司拍呢?那种心理打击会更惨。就像一条英勇善战的狗,流汗流血地撕杀,终于从一群同类中抢到了那根唯一的骨头,用嘴叼着跑到一边正准备美餐一顿,却横地里不声不响地杀出来另外一条更强悍更狡猾的狗,生生地从你嘴里把那根骨头抢走。可是你呢?已经伤痕累累心力交瘁,根本没有半点斗志和力气再进行一场撕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胜利者大摇大摆的雄姿,你甚至连咆哮一两声的力气都没有了,你能怎么办?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饿着肚皮夹着尾巴,黯然地躲到另外一个别人看不到的角落,一边舔着自己的伤口,一边咽下自己的屈辱。
张仲平觉得这个比喻有一种自我贬低的色彩,却不能说不贴切。拍卖公司和法院的关系是委托方和被委托方的关系,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法律地位平等,其实不然,掌握主动权的、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委托方。
作为委托方的代表,健哥会对他做出这种事情来吗?
其实,从张仲平内心深处来说,他是不想在委托单位找当官的做什么靠山的,更不想和把持着拍卖委托生杀大权的人结盟,将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依附到某一个人身上。道理太简单了,所谓官场上的权力也就像市场上的财富,总是处在一种不确定的流动状态,财富不是永恒的,权力也不是永恒的,谁能保证你所依附的那个人可以永恒地拥有那个对你有利的位置呢?周运年之于徐艺就是一个例子。前几天,徐艺就在跟张仲平抱怨,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国土局的业务已经完全被收回去了,因为新上任的局长有个朋友也成立了一家拍卖公司。不要说这种极端的例子,你依附的官员,总有调动、退休、倒台、下台的时候,即使他上升了,换上了另外一个人,他对这个人的话语权能否继续保持?恐怕逐步消失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这个新上来的人,也像一个新的树枝,有他自身成长起来的树杆和发展出来的枝桠。更何况,你靠什么建立和维持与某一个权贵者的密切关系呢?这种密切关系究竟是单方面的依赖,还是双方相辅相成的?如果是前者,你在心理上就永远处在一种对人摇尾乞怜的状态。如果是后者,情况反而更加糟糕,因为你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