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老子的唯物论哲学思想
老子的唯物论哲学思想
老子在本章里阐述了一个中华民族重要的哲学思想:“唯物论”的哲学思想。
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通常在人类对某一事物一无所知的时候,往往是被动的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从表面现象逐渐认识到一定深度的奥妙,人类要把观察到的这些奥妙描述出来这就是“名”。通常人类一旦对事物的探索发展到“名”的阶段,人类会把这些支离破碎的“名”组织起来,加以系统归纳就发展到“科学知识”的阶段了。人类用科学知识武装了头脑,就会产生更强烈的探索更深层次自然内在本质的欲望,正是这个欲望推动了科学知识的进一步发展。
唯物论是一种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基本观点概括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唯物主义有机械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区别,机械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各个个体组成的,如同各种机械零件组成一个大机器,不会变化;辨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永远处于运动与变化之中,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机械唯物论的代表人物是费尔巴哈,辨证唯物论的代表是*、恩格斯和列宁。
先有物质存在就是“道”,后有意识产生就是“名”,这就是两千年前老子提出的唯物论观点。与两千多年以后产生的*主义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论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名和道,都出自同一个事物,一个是客观存在;一个是对存在的认识。认识是在否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不断的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事物的本来面目就揭示出来了。与今天人们所说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否定之否定过程的哲学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就是老子所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深刻内涵所在。
人类在“道”和“名”也就是“物质”和“意思”的征途上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仅仅是一个“太阳中心说”,哥白尼提出了这一理论,但是不敢轻易发表;伽利略为推广这一理论,在铁窗里渡过了余生;布鲁诺用身上的烈火来捍卫。今天的人们都知道,宇宙不是围绕太阳转的,但是如果没有伽利略的铁窗和布鲁诺身上的烈火,今天的宇宙观从何而来?爱因斯坦在创立“相对论”的时候,有人说他是“疯子”,而今天还会有人认为他是“疯子”吗?道理就蕴含其中。
今天的一些“学者”没有领会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没有理解老子《道德经》的精髓,学习了一点“一知半解”的西方哲学思想,就开始否定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就敢否定老子的哲学思想了,给老子扣上了“唯心论”的大“帽子”,乃至于居然敢否定中国的文化传统,西方人说“中国无哲学”,他们也跟着说“中国无哲学”,简直让人匪夷所思。殊不知西方的哲学思想也是融合了东西方的哲学思想而诞生的,西方哲学的诞生正应验了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认识过程,正因为他们把一些支离破碎的东西方哲学思想加以整合以后,才诞生了西方哲学体系。我们没有必要去教条的争论是“物质”还是“意识”,也没有必要用现代人的眼光,来评价老子是所谓“朴素的唯物主义”。什么主义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老子的哲学思想理解了多少,我们从中吸取了多少营养。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中华民族的唯物论思想
中华民族的唯物论思想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早已贯穿了唯物论的观点,只是我们没有认真的把它提炼出来而已。
中国人经常挂在嘴边的成语:实事求是、追根溯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自相矛盾、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削足适履、掩耳盗铃、盲人摸象、买椟还珠、画蛇添足、邯郸学步、揠苗助长等等。
人们常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事实胜于雄辩。”
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荀子说:“ 凡以知,物之理也,可以知,人之性也。”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苏轼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唐太宗李世民的千古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