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页)
向秋葵怨诉,“现在外面谣言很盛,东也是李振邺,西也是李振籽,名气搞得具而不可闻也。照我看,发财无分,后患无穷。”
秋葵这时一颗心完全在张汉身上——实在也是在那名利双收的“官太太”的一份梦想上面;听见丈夫的话,自然对“故主”有着无限的不满。忍来忍去忍不下,等见了李振邺,终于把张汉的话,转了过去。
李振邺还不曾听完,就已气得脸色铁青,双眼发红——多少是秋葵转述有误,李振邺只当张汉编造了这一套话在外面说他,当时便冲出门去,一跃上马,疾驰而去。
每天下午,张汉都要从家里避出来,好“方便”李振邺来会外室;他经常所去的地方,是在一处名叫“信圣观”的道观中。观中两庑都是摊贩,别院有一处茶座,张汉不是在摊子上闲逛,就是在别院中喝茶。
这天他正在茶座上“穷吹”,说李评事跟他是刎颈之交,交情亲密得像合穿一条裤子,有那晓得他跟李振邺好得合一个女人的,不免匿笑;但帷薄不修,男人的大忌,谁也不敢说破。而大部分不知道这个内幕的,无不信他的话;李振邺最近名气甚大,有人想买关节,却又不明底细,此时听张汉这等说,自然要打听打听。正谈得起劲时,忽有人说道:“那不是李评事来了!”
一看果然,张汉赶紧站起身来;为了要证明他自己的话,一面快步迎了上去,一面亲热地高声喊道:“李大哥、李大哥!”
“谁是你的李大哥!”
张汉连李振邺的神态还未看清楚,左颊上已着了一掌:李振邺出手极重,他脸上顿时起了五条红印。
“李大哥,你怎么打人!”张汉又羞又恼,而且万分困惑,气急败坏地说。
“打你这个忘恩负义的王八羔子!”李振邺又是一掌,“你穷得没饭吃,我好意收容你,还,还——。”秋葵的话不好出口,李振邺一口唾沫吐到他脸上:“你自己摸良心想一想,我哪点亏待了你?你在外面瞎造谣言,坏我的事!真正狗彘不如!你再敢在外面胡说八道,我一张名片,先革掉你的监生,叫‘坊上’撵你滚蛋!你要不信,你就等着瞧!”说完又是一口唾沫,狠狠吐在地上;跺一跺脚,管自己恨恨而去。
张汉在众目睽睽之下,受此一顿羞辱,恨不得有个地洞可钻。此时唯有低着头'奇書網整理提供',不择路而行;一口气赶回家,颓然坐倒,一言不发。
“怎么回事?”秋葵不安地问。
“问你啊!”张汉一跳老高,“你跟他说了些什么?”
“我,我还不是就说的你说的话!”
“这狗娘养的!少得意。”
由此开始,张汉痛骂李振邺,骂到入夜方休;但枕上一番细语,张汉的心思又活了。
秋葵劝他,做官就要受气,“宰相肚里好撑船,”受得气多,才会量大。而且李振邺这一来,内疚于心,必定会设法补报;自己反跟他闹翻了,岂非不智?
张汉想想她的话不错,第二天见着李振邺,依旧卑词奴颜,百依百顺,同时秋葵也帮着相劝。李振邺表面敷衍,心里却另有主意了。
不久,明发上谕,钦派考差;果然,大理寺左右评事。都被派为房官。
两个评事,一个是李振邺,另一个叫张我扑。李是财迷,张是官迷;张一心想图谋的一个官是:吏部郎中。吏部四司,主管人事进退,权柄极重。朝廷亦极重视,必从“中行评博”,或者名声特佳的知县、推官中考选。张我朴志在必得,而事机常不凑巧;这年——顺治十四年,春天他考取了御史,由此而人吏部,比较容易,所以同事都劝他就职,但张太太不赞成。
“御史常要奉派查案,公事麻烦,容易得罪人;不知哪年哪月中了别人的暗算还不知道,你何苦自讨苦吃?”
到了夏天,要点各省的主考,广东路远先点,张我朴得到消息,可能会点中他,张太太又劝丈夫了。
“广东很不平静,路又远。而且考吏部司官的日子近了,你一到广东,自然错过,这又是划不来的事。”
张我朴认为“夫人之言”大有道理,于是事先请了病假,作为规避。广东主考点过,他再销假,跟李振邺同时奉派为顺天乡试房官。
这又是个机会,是结欢于朝中大老的机会——顺天乡试应考的不完全是本省的举子;大概十分之七为本省举子,十分之三是他省在京官员的子弟,以“监生”——可以花钱捐的,国子监肄业生员的资格入闱。卷子的字号不同,本省举子是“贝”字号,外省监生是“皿”字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