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3/4 页)
改封为乐平公主。
所谓“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杨丽华虽然没有为宇文赟生下一个儿子,却认为既已嫁入宇文家,就永远是周武帝的儿媳,周宣帝的妻子,万事该以夫家为上。可如今,父亲的举动令她大失所望。事过未几,又发生一件让她更为失望的事情,便是杨坚为了稳固地位,尽灭了宇文氏。
杨坚对此深有愧意,与独孤伽罗商议之下,想到了弥补女儿的办法。
杨丽华正坐在榻上作针线,忽听有人唤了自己一声,侧头看了看,见是父亲又将目光回转在绣布上。
见她一声不吭,杨坚就先开了口:“这些事交给婢女做就是了,何必亲自来呢。”
杨丽华没有看他,冷冷地问:“我当是谁,原来是新帝驾临。不知陛下今日前来,有何贵干?”
杨坚迟疑半晌,才走上前说:“丽华,为父有件事想跟你说。”
杨丽华一面作针线,一面说:“有话不妨直言,何必吞吞吐吐的。”
杨坚问道:“丽华,你将来有何打算?”
“江山都改姓了,我不过是个亡国之人,自然是过一日算一日,活一天是一天,还能有什么打算。”
杨坚道:“可是,女人总是要找个归宿的,为父打算给你挑选一位夫婿……”
“不必了,”杨丽华这才明白父亲来的目的,立即打断了他,“丽华并无改嫁之意,还请父亲不要再为我费心了。”
杨坚还欲再言,不过见她不冷不热的神情,也就把话给吞了回去。
杨丽华又道:“如果没别的事,就回去吧。”
杨坚只得离殿。见父亲离去,杨丽华才将手里的活儿放下,微微叹了口气。
双亲给予的是根本,但对于女子而言,婚姻又是另一个人生的开始,若是无父无母,无夫无子,便成了无根漂泊、无依无靠的可怜人。与之相比,杨丽华认为自己算是一个幸运之人,可事到最后,自己夹在亲人与夫家中间,亲眼看着两家相煎,形势变换,却无能为力。
作者有话要说:
☆、过眼繁华
王朝更替,新帝登基,前朝宗室几乎被杀尽,代王宇文达也因此受到了牵连。
第二任丈夫离世,冯小怜再次被当做货品一样,赐给代王妃的哥哥李询为妾。李祖娥从旁人口中得知了这件事,但是她没有任何阻止的权力,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见她一面,送她一程。
冯小怜已经收拾完行囊,打算赶往陇西公府。车子行至城门,就见李祖娥走了过来。她连忙唤了一声“伯母”,下了马车,上前握住李祖娥的手,“真没想到会有人肯来看我。也许今日以后,我与伯母再没有见面的机会了!”
李祖娥忙道:“别这么说,以后我们见面的机会多得是,别再说这种话了。”
“若是这样,伯母就不会特地前来送我了。我很清楚因为曾经险些逼死代王妃,所以她的母亲一直对我心怀怨恨,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她自然不会放过我,一定会对付我。我更知道只要一进李询的府邸将来的日子肯定不好过,还有可能就死在那里,”冯小怜突然笑出了声,但在她的脸上却看不见一丝愉悦,“算是我自作自受吧!”
李祖娥道:“李询为圣上登基□□是出了力的,现在选择把你送给他,可能是一种赏赐。”
冯小怜苦笑道:“也有可能是李询自己的要求,只为了给李氏报仇,把我接入府邸,就可以难为我。其实想来从在齐宫至今,我一直像礼物一样经常被人送来送去,根本就没有自己。世间的人就像是上天创造的布偶,任其摆布,由不得一点点的挣扎。”
李祖娥拿出袖里的佛珠,抬眼看向冯小怜,道:“这串佛珠我戴了很久,现在我就把它送给你,希望能保你平安。”
冯小怜却道:“佛是一种心灵上的寄托,我觉得伯母比我更需要它。都说人的生死是由天命,强求不来,毕竟每个人都有他的宿命。”
李祖娥只得收回那串佛珠,缓缓道:“小怜,你要保重。”
“你也是。”
李祖娥见她随李询派来的奴仆们一同离开。上车之前冯小怜回头看向了她,唇角微弯,笑得像花儿一样美艳,却再无往日的光芒,仿佛是一朵在灰暗的天空下盛开的娇艳花朵。
冯小怜就这样走了,李祖娥一直望着那辆车,看着它渐渐远去,眼角下流出一滴惋惜不舍的泪。
冯小怜虽然在李府待了几日,却从未见过李询的半个人影。刚入府邸李母就让她与侍女们住在一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