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部分(第2/4 页)
平定荆楚之地,慕容延钊追封河间郡王。如今平定蜀地,韩旭追封平西郡王。短短数月时间,赵匡胤一连封了两个王。论在朝中的威望,慕容延钊封王当属正常,而韩旭虽说位居高位,但毕竟资历尚浅,即便追封的话,封个国公也足够了啊!
可见韩旭在赵匡胤的心目中地位之高,简直可说是天下第一人。怎能不让满场的文武羡慕嫉妒恨。当然,唯一能让他们心安的是,无论是慕容延钊,还是韩旭,都已战死,算是追封了。
殿内有人虽想反对,可一见赵匡胤那铁青的脸,当即把欲出口的话给吞了回去。要知道刚刚他们争论了半天王全斌的事,赵匡胤可是一直都没有反应,显然皇帝是一直在想着韩旭战死的事。
赵光义再次看向赵普,只见赵普同样的眉头紧锁,似乎先前并不知道赵匡胤欲封韩旭为王之事。心中不由暗暗下了决断。
接着,赵匡胤完全不理会满朝文武的议论,语不惊人死不休,又道:“升东路军监军曹彬为宣徽南院使,西川行营都部署,节制西川各路人马。”说着,手指吕余庆道:“吕爱卿,你是兵部侍郎,其他人等的赏赐,待曹将军拟定后,提交上来。”
赵匡胤不提惩处,而是直接的赏赐。
众人发现,那就是在赵匡胤提到的高级将领中,唯独没提到王全斌,这位西川行营副都部署。按理来说,韩旭战死,那么西川的各路大军理当归王全斌代为率领,可赵匡胤偏偏跳过这位副帅,直接任命监军曹彬为主帅,显然皇帝对王全斌的屠城行为还是很不满意的。
这样一来,文官们顿时有了信心,期盼着赵匡胤对王全斌的决定。
可惜,让他们的失望的是,赵匡胤似乎并没有提及王全斌的意思,一番论功行赏后,直接退朝,转身而去。
紫宸殿门口,赵光义和赵普两人并肩而行,带头跨过门槛。
走了两步,赵光义朝着身旁的赵普拱了拱手,笑眯眯的说道:“本王听说赵大人喜欢猎奇,最近本王得到一奇物,却不知为何物?赵大人若有空不妨到晋王府一观,本王也好向赵大人请教一番!”
赵普微微一楞,随即笑呵呵的说道:“晋王殿下博学多才,想必早晚会明了,今日下官身体微恙,还是改日吧!”
身体微恙?改日?
如此委婉的推辞,赵光义怎会听不出来。然而,赵光义并不生气,笑呵呵的点头道:“行,改日就改日。赵大人只需记得就行,本王在晋王府随时恭候赵大人的大架。”
一路上,两人有说有笑,直至出了皇城大门。
正在此时,常欢气喘吁吁的赶了上来,连连拱手道:“晋王,赵大人,皇上在文德殿恭候。”
赵光义和赵普微微一怔,相视一眼,均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一丝不解。于是,两人连忙跟着常欢往文德殿而去。……
第359章 赵普的坚持
赵光义、赵普并肩而行,赶到文德殿门口之时,只见一人提着下摆正匆匆从文德殿出来。来人不是别人,正是两位参知政事之一的兵部侍郎吕余庆。
“见过晋王殿下,见过赵大人。”吕余庆赶紧朝着两人拱了拱手。
赵光义呵呵一笑,摆手道:“吕大人匆匆忙忙不知有何要事?”
闻言,吕余庆先是看了眼一旁似乎漠不关心的赵普,又看了看赵光义,眉头不由皱了起来,一副欲言又止之态。
吕余庆这参知政事就是副相,说起来是赵普的副手,但何尝又不是赵匡胤用来平衡赵普权利之人。对此,大家都心知肚明,心照不宣而已。而从吕余庆的样子来看,显然刚刚在文德殿内,赵匡胤对他交代了什么。
赵普表面上不以为意,笑呵呵的越过两人,径直迈入文德殿内。
殿内,赵匡胤背对着门口,双手负于身后,眼神放在那副巨大的天下地图上。
良久后,一声叹息道:“光义、则平,大殿内群臣对王全斌的争论,你们有何想法?”
果然赵匡胤招他们两人入殿,还是为了王全斌之事。朝会之时,赵匡胤并未对王全斌下任何的结论,并不代表赵匡胤不在意这事,而正恰恰说明赵匡胤很在意王全斌的屠城行为,在没想好之前,绝对不会轻下决断。
闻听此言,两人不知不觉间暗暗松了口气。
赵光义略一沉吟,肃然道:“皇上,这天下是百姓的天下,一切都应以民为先,违背民愿的举动,必然会引得天下民怨沸腾,此时还请皇上三思。当然,臣弟还是那句话,对于王全斌之事,一切听由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