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第1/4 页)
韩旭老怀宽慰,心下暗爽,原来做个一方节度使挺简单的嘛,这就是拥戴啊!嘿嘿……
“韩大人给他们吃,给他们穿,过冬了,还能发点铜钱,这谁不欢喜?”李处耘叹道:“老百姓就是这样,谁对他们好,他们心里有数。今冬的这场大雪,老哥我原本已经做好了死人的准备,连上书朝廷拨款的奏折都写好了。却没想到韩大人即时派人送来了钱粮,老哥心里佩服啊!”
正朝着百姓挥手致意的韩旭,闻听此话,不由微微一愣,疑惑道:“本官派人送来的钱粮?”
“是啊!”李处耘笑道:“这些日子,丐帮分舵里的人不断的朝着节度使府邸运送钱粮,送来之后就走,留下一句‘韩大人派人送的’。”
“丐帮派人送的?”韩旭心下微动,难道是从南唐运过来的钱财?尼玛,这可都是老子自己的钱啊!
“吴老道……”韩旭一声大吼,扭头朝吴师道望去,只见吴师道缩了缩脖子,催马而逃。狗日的吴师道,你他娘的这是吃里爬外啊!
第286章 捞外快也难呐
淮扬节度使府邸。
看着眼前一幅幅感恩牌匾,韩旭是欲哭无泪呐!白花花的银子,换来的就是这些破烂玩意!啥“淮扬青天”,“一方父母”,“两袖清风”,“功德无量”……甚至连菩萨像都搬来了几座。
正厅内,扬州府的官员济济一堂。李处耘口若悬河,兴奋的向韩旭介绍着扬州城的恢复状况。
农事方面,淮扬地区本就地处苏北平原,鱼米之乡。凭着大宋朝廷拨发的钱款,再加上富裕商人的捐赠,熬过这个冬天不成问题。新一批的农具正在打造中,待得来年春发放下去恢复春耕,到了秋季,必定是个丰收之年。
商贸漕运基本未被破坏,因三年免税政策带来的效果已开始显现,扬州城内的商铺呈现一幅欣欣向荣之态。不仅如此,淮扬的凭借盐铁贸易带来巨大的利益,用来和其他地区交换钱粮,又缓解了来年到秋季之前的粮食危机。
至于淮扬军的军事建设,在朝廷和各大节度使的支持下,已建成步军一万,马军三千,水军五千,战船二十多艘。尤其是归德军节度使石守信更是了得,一次给淮南送来了战马五百匹,这在缺少战马的大宋,那是相当的够义气了。
然而,最令李处耘幸福的,还是韩旭源源不断的金钱支持,每个月都会有一批钱粮从汴京运送过来,韩旭这汴梁首富的名声真不是盖的。再加上从南唐过来的钱粮,李处耘原本计划三年恢复扬州城的时间,被大大的缩短了。
“浪荡节度使”的名声更响了,但现在这称呼的意思,在扬州城的百姓中成了一种更亲切的称呼。
李处耘高高兴兴的说了半天,这才发现是自己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厅内鸦雀无声。韩大节度使正一脸茫然的高坐在主座上,一言不发。
见此,李处耘心下微凛,似乎明白了什么,转身朝着身边的官员说道:“这个,韩大人车马劳顿,今个就先到这了,来日有的是时间,大伙再来禀报。”
随即,众官员纷纷告退。
李处耘走上前,疑惑道:“大人,是否下官有何不当之处?”
虽说他心里确定自己做的没错,而且心安理得。可毕竟韩旭才是淮扬节度使,自己的顶头上司,李处耘混迹官场,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咳咳……”
韩旭抬起头,见满场的官员只剩下了李处耘一个,连忙轻咳以掩饰刚刚走神的尴尬,笑道:“李老哥说笑了,老哥做得很好,本官只是有点身体不适。”
“要不要叫城里的大夫?”闻听此话,李处耘一脸的担忧道。
“不必,不必,休息一下就好。”韩旭摇了摇头,又问道:“李老哥还有事?”
李处耘略一沉吟,正色道:“韩大人,按理来说朝廷使者归国,得去朝廷向皇上回复,这个你看……”
刚从南唐又要上京城?还让不让人活了?
韩旭满肚子的牢骚,一脸的心不甘情不愿。
一见韩旭如此,李处耘哪还不知道他心中所想。不过,这韩大节度使还真是个奇葩,别的地方官恨不得天天跑京城见皇上,这家伙倒好,就连皇上都懒得见。
于是,想了想小声道:“不如这样,大人你亲自写个奏折,将南唐的所见所闻详细写下来,再向皇上说明下扬州城的情况,毕竟天降大雪,得解决扬州城的百姓吃住保暖问题。而后,派人送到京城,恳请皇上推迟您的上京时间。”
韩旭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