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第2/4 页)
快就要提府城区公安分局消防科科长,他到时一上位,我开家消防器材公司还不是财源滚滚来。我四月份特意回去了一趟潭州市,在那里通过学校的老师找到了两家消防器材厂,货源不是什么大问题。而资金那块,我叔叔拉了几个同事,大家凑了十几万,再加上我从家里和别处借来的几万,差不多够了。只要拿下一两个工程,这生意就转起来了。”
王鹏有点得意地说道,说着便转到他的疑huò上了,“老七,你现在在哪里上班,怎么这么牛,连那位崔先生都买你几分面子。他虽然我没有听说过,但看架势十有**是太子。党。”
“我现在专职是读研,只不过在国务院政策研究中心挂了个职而已。”
王鹏不由目瞪口呆,“我x,光听名字就厉害啊。老七,你现在hún得不错啊,以后兄弟几个还要靠你照拂。”
“呵呵,大鹏,只要每次来南鹏你不要总请我吃大排档就行了。”
王鹏不由大笑起来。
忙了四天,在南鹏市的调研也快告一段落。晚上在整理材料的时候,苏望突然问道:“老师,明天早上你方不方便?”
“怎么了小苏?”
“我想请老师明早七点半去一个地方看看,看完之后或许我们这次就不算白来南鹏市。”
“哦,这样。”俞枢平看了一眼苏望,点点头道:“嗯,那你跟南鹏市的同志说一声吧,明天早上我们准时出发,去你说的那个地方看一看。”
第二天早上,苏望和俞枢平七点钟就吃了早饭,然后在南鹏市两位干部的陪同下坐上一辆面包车直奔观海工业区。
观海工业区位于南鹏市中部的一处半岛上,与香江隔湾相见,是南鹏市最早和目前最成规模的外向型工业区之一。
在苏望的指点下,司机把车子停在工业一路的路口边。这里再往前走五百米就是几个工业园,里面有数以百计的工厂,有日资、港资、美资等等,上规模拥有数千人的工厂也有几十家之多。
车子刚停下来没有两分钟便到了七点半,只见到先是几个,接着几十个,再到几百个,最后满目都是,全是穿着工衣的打工者,她们百分之七十都是十**岁的妙龄少nv,其余多是年轻小伙子,只有少数是中年男nv。她们或骑着单车,或结伴步行,或从公jiāo车里稀稀落落下来一些。
她们有的边赶路边吃着手里的早餐,有的叽叽喳喳议论着什么,有的还时不时打着哈欠,她们从各处走出来,最后汇聚成一股洪流,向工业园而去。
默默地看着这一切,俞枢平不由地点点头,最后到了八点左右,路上已经寥寥无人时,他才长长地叹息一声道:“这才是南鹏市发展的基础。”
苏望却低声道:“老师,看到那一张张青年轻的脸,我有时在想,现在是她们人生最美丽的时刻,可当南鹏这座城市越来越美丽时,她们那时又会变成什么样呢?她们会不会为自己曾经身为南鹏建设者而自豪呢?”
俞枢平看着自己的弟子好一会,最后在他的肩膀上拍了拍,不再言语了。
章节目录 第一百四十二章 又是风华少年时(四)
正文'第一百四十二章又是风华少年时(四)——
第一百四十二章又是风华少年时(四)
调研组一行接着又去了禅湾市。岭南四小虎有两只小虎集中在它那里,而临近的石山市则是四小虎中最后一只。这一区域除了外资企业比较多,乡镇企业相当地发达。调研组在这里待了三天后便回到了兴州,出席完岭南省委省政fǔ的欢送会后,调研组一行终于踏上回程的路。
“小苏,这次调研你感受最大的是什么?”奔bō了近一个月,俞枢平的确有点疲惫了,他躺在软卧上,半眯着眼睛问道。
“老师,我觉得最大的感受是国企改革的问题。”苏望思量一下答道,金融这块专业xìng太强,他只能是收集资料,还谈不上发表什么意见。至于房改、医改,他目前也只是初步了解情况,想发表什么意见估计还得再琢磨一段时间。
“哦,说说你的想法。”
“老师,我觉得国企最大的问题是外行领导内行以及官本位的问题。”
“嗯,这就涉及到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
“老师觉得这国企改革有涉及到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里面其实还有一个管理制度的问题。我觉得,应该是有人故意把两者模糊化了。”
“哦,小苏,管理制度的问题?”俞枢平猛地睁开眼睛,盯着苏望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