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页)
后被送上军事法庭,因为在战斗中,除非接到“撤退(逃跑)”的命令,“不跑”乃是军人的职责。也就是说,如果在战场上逃跑,会被人视为“可耻的逃兵”,会受到军纪、法律及道德的三重制裁。
我们可以以此来解释范美忠为何因其“跑”而遭受的指责与非议,正如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海明在2008年6月6日接受《中国青年报》就范美忠事件采访时所说的那样:“作为一名教师,他享受了权利,如工资、福利等等,却没有履行义务和责任。这就是只索取不奉献,这就是不公正。
职业道德最基本的境界是责任,高一点的境界是“分外善行”。救助素不相识的路人是“分外善行”,是道德的最高境界。作为一名教师,在地震的情况下救助学生,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不是“分外善行”,是分内的事情。这种境界固然高尚,但它属于公正的范畴,属于履行责任的范畴。逃跑这种行为本身,属于最严重的不道德行为,是不可原谅的。”
■如何使对手陷入囚徒困境?
当你处于绝对劣势时,只有借助其他人的帮助才能扭转局面,而其他人又不愿意出手相助,你有办法“迫使”那个人与你站在同一条船上吗?博弈论中,的确有一种给对方设置囚徒困境、从而“逼迫”对手与自己达成合作的方法。让我们先来看一下金庸的小说《神雕侠侣》中所描述的一段情节吧。。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2章 囚徒困境:傻作精时精亦傻,输为赢处赢还输(9)
忽必烈率蒙古大军进攻南宋,大侠郭靖、黄蓉夫妇率军民固守军事重镇襄阳城。郭靖、黄蓉刚出生的女儿郭襄落入李莫愁手中,李莫愁误以为此女为杨过与小龙女所生,欲以此女为“人质”逼师妹小龙女交出古墓派的武功秘笈《*心经》。而蒙古国师金轮法王知道此女是郭靖的骨肉,也想抢到郭襄以此胁迫郭靖投降。杨过因自小受郭靖抚养,又被郭靖的恩义感动,誓死要保郭襄周全,不能让她落入坏人之手。
就这样,一场博弈在杨过、李莫愁、金轮法王三人中展开。当时郭襄在杨过手中,金轮法王要抢到郭襄正与杨过打斗,而李莫愁欲借金轮法王之手除去杨过,故此在旁“坐山观虎斗”。只有与李莫愁联合,才能击败金轮法王,可是李莫愁偏偏不肯与杨过联合,杨过该怎么办呢?金庸先生这样写道:
三人中法王武功最强,李莫愁最毒,但论到诡计多端,却推杨过。他一阵伤心过了,随即筹思脱身之策,心想:“郭伯母当年讲三国故事,说道其时曹魏最强,蜀汉抗曹,须联孙权。”李莫愁既不肯相助自己,只有自己去助李莫愁了,当下刷刷两剑,挡住了法王,疾退两步,突将婴儿递给李莫愁,说道:“给你!”
这一着大出李莫愁意料之外,一时不明他的用意,顺手将婴儿接过。杨过叫道:“师伯,快抱了孩子逃走,让我挡住贼秃!”奋力刺出两剑,教法王欺不近身来。李莫愁心道:“原来他想我总还顾念师门之谊,不致伤了孩子,危急中递了给我,那真是再妙不过。”她哪想到这是杨过嫁祸的恶计,刚提步要走,法王回过手臂,银轮砸出,竟是舍却杨过,击向她后心。这一招来得好快,她身形甫动,银轮已如影随形的击到。李莫愁无奈,只得回过拂尘挡架。
杨过见计已售,登时松了一口气,他顾念婴儿,却不肯如李莫愁般袖手旁观,以待二人斗个两败俱伤,才出来收渔人之利,呼吸稍一调匀,立即提剑攻向法王。(《神雕侠侣》第二十二回》)
金庸先生的这段描写对于我们每个人处于劣势时转换思维方式都是很有启发的。创造一种使对方陷入与你一样无法全身而退的困境,那么即使他本可以夺走你所有的优势,此时他也只能被迫与你合作,做出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你的决策。李莫愁本来想看着杨过与金轮法王“鹬蚌相争”,她好来个“渔翁得利”,杨过已处于绝对的劣势。可是聪明绝顶的杨过却把郭襄给了李莫愁,使得金轮法王将攻击的目标也转向了李莫愁。此时李莫愁面临以下几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把郭襄交给金轮法王,但她想要以郭襄交换《*心经》的打算也就落了空;
第二种情形是李莫愁把郭襄再还给杨过,还是看着杨过与金轮法王拼杀,但她又舍不得轻易到手的郭襄;
第三种情形是李莫愁得到郭襄,杨过与金轮法王都不来抢,任她把郭襄抱走——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第四种情形是与杨过协力打退金轮法王,至少比起与金轮法王争夺郭襄,与杨过争夺的胜算要大一些。
我们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