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页)
的。
叶小荼拿定了主意,决定充当一次标准的复读机,将上次的话重复一遍,于是她以一种很认真又谨慎的态度抬头对老板说:“我觉得……”
听完这段话,麦克道尔紧绷的脸果然舒展了些,他继续和蔼的看着她问道:“除了这些呢,还有什么问题没有?”
“我没有别的意见。”
麦克道尔立刻拉长了脸说:“上海是华东区的重心,你是副经理,你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司提出你的想法和担忧,对于这个计划的影响,例如公司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员工的反应,难道你连一点儿预想都没有吗?”
叶小荼心里暗暗叫苦,老板就是老板,步步紧逼过来,看来今天他不从她这里得到点什么信息是绝对不肯罢休了。她早知道这次“一对一谈话”是鸿门宴,麦克道尔不好糊弄,不过,他既然明确提出了“部门协调”这个话题,顺着他的话说下去总没错。
“如果按照Oscar的计划,营销中心另设行政人事部,运行的时候可能会与公司原有的组织机构发生管理交叉,容易造成冲突。”
麦克道尔的神情又舒展了,他轻轻点了点头,带着赞同的目光看着她说:“没错,这也是一个问题。”
虽然英国UP公司高层们的表情通常都比较高深莫测,但是麦克道尔的心情还是比较容易判断的。叶小荼终于发现,原来这句话才是他真正想听的,自始至终,他所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想听到她“汇报”的其实也是这个问题。
——只有来自公司总部行政人事部沈若琳的反对,才是实施这个计划的阻力源头,其他的一切问题都不算什么。
麦克道尔叫她过来谈话,无非是为了印证这个担心的正确性,因此他接下来的寒暄不外乎围绕这个话题,作一些泛泛的询问。而谈话进展到这个地步,叶小荼也只能抱着“对事不对人”的态度,简单地作一些回答。
在讨论的结尾,麦克道尔甚至还问了她一个更为敏感的问题:“Yolanda,如果公司决定实行这个计划,设立营销中心的行政人事部,你认为上海销售团队中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叶小荼心道,Gary的团队可轮不到我来说话,我自己的团队中才几个人?安永刚和田樱樱都是新人,他们俩连试用期都没过,当然不可能干这个差使,而朱丽叶的专业和工作经历更不对口,于是含含糊糊地说:“这个问题Gary比我清楚,行政人事部会给您提供很好的建议吧?”
麦克道尔作遗憾状说:“嗯,如果计划实行,我们或许应该同时考虑内聘和外招两种方案。”他说完这句话,再一次和蔼可亲地看看她,然后以一种很例行公事的态度说,“很高兴和你聊天,Yolanda。”
这句话,意味着叶小荼可以安全撤退了。
叶小荼飞快地从老板那间豪华办公室出来,简直如获大赦一般,她用大拇指摸了摸掌心,发现竟然有一层薄薄的汗,今天与麦克道尔这场谈话的难度简直不亚于当年的高考,虽然表面风平浪静,却隐隐约约潜藏着什么,让她有一种暴风雨即将来临的预感。
援手相助(1)
清晨,因为江尚需要去机场赶早班飞机回广州,叶小荼不得不随着他早起,二人照例亲密地一起吃了顿自助DIY早餐。叶小荼目送江尚离开家,看看表也不可能再睡回笼觉了,于是比平时早半个小时出门,因为避开了浦东一带的堵车高峰期,她大约比平时早一个小时左右到达东珠大厦。
今天早来公司的人似乎并不止她一个,除了市场部的几个人,还有行政人事部的沈若琳。
沈若琳坐在她的办公室内,抬头看向窗外,通过这间视角270度的全观景办公室的玻璃窗,可以清晰地看到东珠大厦附近的大部分景物。
浦东大道上车流来来往往,顺大广场门前人群熙熙攘攘,江面上徐徐飞过一群白鹭,对面“金盛大厦”的特殊尖顶造型正在阳光下熠熠闪着光芒。英国UP公司曾经在那栋大楼里办过公,自从英国老板汉森离开中国,荷兰人麦克道尔接手掌管中国区之后,将公司办公地点从那里搬迁过来,理由是这栋大厦能够以更好的视角观看浦江,可以给员工一个更舒适的工作环境。
八年前,仿佛也是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在对面的“金盛大厦”里,一身休闲服装打扮的沈若琳走进了英国UP公司第一任中国区总经理汉森的办公室。
当时,作为一名外地普通大学英语专科的学生,沈若琳是抱着万分之一被录取的希望来到英国UP公司面试的。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