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部分(第1/4 页)
就不一样了。拦在去路上的士兵,在黑小子的眼中,好像就是一群纸糊的人似的。被他沾上就死,碰上就亡,几乎没看他花费太长的距离,就成功进入到了时间隧道中去了。
呼啸的夜风在山岭间吹过,所有人看着黑漆漆的夜色都张大了嘴巴。不相信眼睛看到的事实。还是小马哥率先反应过来:
“怎么样,耿将军,你还有什么不相信的么?”
显然黑小子的表现把耿将军也吓了一跳,听到小马哥的话连忙后退了两步,和他保持一定的距离,艰难的咽了一口唾沫:
“你们,你们……他,他哪儿去了?”
“飞天上去了呗,多大点儿事儿啊,来,把我的东西给我,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大大咧咧的伸出手,耿将军眼神闪烁的看着摊在面前的手掌,眼睛在眼眶里叽里咕噜乱转……
第四八二章汉将马援
一个士兵背着小马哥的自行车,满脸忐忑的看着他的将军,只要将军一句话,他立刻就会把自行车恭恭敬敬的送到小马哥的面前。
尼玛,眼前的人可是神仙啊,得罪任何人都没问题,得罪了神仙那后果可是不堪设想。在他们的注视中,刚才那个恐怖的神仙已经消失了,说不定人家就是回天上去请救兵去了。大汉的军队在人类中战斗绝壁是胜多负少,可是如果和天兵天将对阵,好像一点儿胜算都没有。
沉默了良久,也没有听到谁说话,周围的几个胆小的士兵已经丢下手里的兵器跪在地上了。
“仙师在上,请受耿舒一拜!”
耿将军带头,其他的士兵呼呼啦啦的也都跪倒在地上。立刻小马哥有了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满意的看着周围跪伏在地上的臣民,还真有了一种自己变成神仙,高人一等的感觉。
“没事儿,没事儿,一场误会而已。自行车给我……呃,你是耿舒?”
小马哥心里一直惦记着自行车呢,只要能够把自行车忽悠过来,逃走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可是在他刚刚走到背着自行车的士兵面前的时候,忽然听到了耿将军说出了名字,不由得愣了一下。
东汉的开国功臣中,耿家绝对是有一席之地的。云台二十八将中,老耿家就有两个人入榜,耿弇更是高居第四位。绝对是东汉开国的大功臣。
在人才济济的耿家中,耿舒绝对算不上什么出类拔萃的人物,不过在历史上也曾经留下过浓重的一笔。为东汉北征南讨,也曾经立下汗马功劳。他的哥哥就是云台二十八将的耿弇,父亲同样是东汉名将耿况,这样的家庭背景,注定着他不会是籍籍无名之辈。
真正让小马哥对耿舒感兴趣的,还不是因为他哥哥耿弇的名头,而是联系上现在的壶口山,他忽然想到自己身处的是什么样的环境,一个名垂千古的名字一下在小马哥脑海中闪亮起来——马援!
马援,这是一个被历史低估了名将,因为外戚的原因,没有能够入选云台二十八将,死后甚至还被人冤枉,连封侯都比其他同僚,甚至是名望远远不如自己的人晚了很多。但是历史是公正的,还是给了这位马革裹尸的侯爷一个公正的评价。
东汉很多的开国功臣,在刘秀稳定了江山之后,大部分都能够回京享福,但是马援不同。几乎大半辈子都在“安边”的战事中度过。“马革裹尸、不死床箦”是他的信条。大丈夫要死也是死在战场上,而不应该死在病榻上,那是作为一名大汉将军的耻辱!
出征前,六十多岁的老将军丢给儿孙的话掷地有声。后世中两个经常被人提及的两个成语就是用来形容马援的:老当益壮、马革裹尸!
最终,马援也完成了自己的夙愿,死在和敌人对峙的路上。老将军丧命的地方,历史上也有记载,他的名字叫做——壶口山!
负责安边的马援,处理的绝对是最彻底的,可不像之前一些将领只是简单的应付了事。凡是马援经过的地方,都会出现很长时间的和平。南平交趾,也就是现在的越南,直接将之完全掌控在大汉的政权下。想造反,看看我们汉将的脸色先。历史上对越南发动大规模攻击的一共也只有三次,一次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将交趾划入到了汉人的版图上。经历的都是一些零零散散的战斗,第二次就是马援的平定交趾之乱。最后一次是最狠的,明朝张辅,差不多让交趾人亡国灭种了。只是明朝不善于经营,让他们后来复国了,也才有了现在的越南。
马野对马援可是一直都非常敬仰的,甚至在上学的时候还吹牛逼说自己是马援的后人(貌似马腾、马超都是马援的后人,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