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页)
在作者看来 ;“女子无才便是德”把视女子为男人附庸或玩物,看来深受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但是他又提出需重情趣,对趣的追求,与宋元以来程朱理学所鼓吹的“存天理,灭人欲”相对立,反映了晚明以来新的思想观念,又可以看出他思想进步的一方面。
梅边之石宜古
【原文】
梅边之石宜古,松下之石宜拙,竹傍之石宜瘦,盆内之石宜巧。
【原评】
周星远曰:论石至此,直可作九品中正。
释中洲曰:位置相当,足见胸次。
【译文】
梅树旁的石头应该是古雅的,松树下面的石头应该是粗拙,翠竹旁的石头应该是很清瘦的,盆景内的石头应该是很精巧。
【评析】
自然界什么都和谐,那么才能创作出美来。同样园林造景作为一门艺术,也要求和谐。园林艺术其极致是体现出自然景观与人工创造的完美交融。这就要求造景者的审美见解、艺术才能极高,这样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
就这则文字所举景观言,梅、松、竹、盆景各有独自的神韵、风骨,石头也时各具风格,但是要把这些独具风格的失误搭配在一起,并且达到最佳状态,就要看造境者能否准确把握它们不同的内涵,并巧妙配置。
造境者各具他们各自不同的风致将他们巧妙的融合:梅,独具神韵,应以古雅之石相配;松,傲岸苍劲,与粗拙之石相配,更显朴实;竹,修长清瘦,和瘦剥的石头相搭配,其清奇潇洒的风姿尽显眼前;盆景人工雕琢痕迹明显,石头要精巧,才会显示盆景的别致。
美在和谐。只有事物的外在形式与内在精神达到和谐、统一,才会出现最佳的审美效果。
律己宜带秋气
【原文】
律己宜带秋气,处世宜带春气。
【原评】
孙松楸曰:君子所以有矜群而无争党也。
胡静夫曰:合夷、惠为一人,吾愿亲炙之。
尤悔庵曰:皮里春秋。
【译文】
要求自己应该要有秋天的严厉,对待别人要有春天般暖融融的精神。
【评析】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君子处世为人之道。人生在世总会有欲望,于是在欲望的驱使之下,就对自己要求不严,放纵自我,贪图享受,得过且过,于是就养成一种惰性,经受不住痛苦、挫折的打击,所以也不会有所建树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发奋努力,就像秋天的天气一样。事实证明只有严格要求自己的人才会成就大事业。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前提与保障。而人与人交往时,宽于待人,胸襟豁达,个人修养良好,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律己宜带秋气,处世宜带春气”可作为人们为人处世的箴言。如果人人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处事和善,那我们世界将变成最美好的人间。
厌催租之败意
【原文】
厌催租之败意,亟宜早早完粮;喜老衲之谈禅,难免常常布施。
【原评】
释中洲曰:居士辈之实情,吾僧家之私冀,直被一笔写出矣。
瞎尊者曰:我不会谈禅,亦不敢妄求布施,惟闲写青山卖耳。
【译文】
讨厌收租催债破坏意兴,最好早早把租税交完;喜欢僧人谈经说禅,就免不了施舍一些财物。
【评析】
作者作为士大夫的身份,说出了收租交税是让人烦恼,只想赶快让他们收完,以免再受骚扰。这些话出自士大夫之口当然十分轻松。作为上层阶级当然不会为了这些租金而发愁,只是轻松说出就了之了。可是劳动者们自然就不同了,他们作为社会的劳动者租人田地,完粮交租,要维持生计,更见艰难。最大的心愿莫过于风调雨顺,除交租完粮,尚有余存,保全一家免受饥饿之苦。地主催逼完租,不知演了多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剧。但是作者丝毫感觉不到他们的艰难。
而作者家财丰裕只知道听经说禅,布施老僧,乐在其中,是一件轻松悠闲事,但是却不曾感觉到下层人民的苦难。这就是封建制度对社会的不公平,同样也可以看出统治者对人们的苦难不闻不问。
松下听琴
【原文】
松下听琴,月下听箫,涧边听瀑布,山中听梵呗,觉耳中别有不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