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余庆堂内打机锋(第1/4 页)
李氏众人移步到偏厅,待崔氏在主位坐下,各依次寻了自己的案几,时下士族用膳皆是一人一案,并非围而共食。
一行俏丽丫鬟端盆捧巾逶迤而入,服侍众人净手后又退下,继而又一群素衣丫鬟捧盘而来,芊手轻放碗碟于案几,无外乎粥羹面点小菜,各人不尽相同。
食不言寝不语,一家人安安静静用膳,期间半点异声俱无。
用罢朝食,李廷带着两个孙子空空荡荡地告辞,李氏这两代人丁委实不够兴旺,嫡系仅五个男丁。
李廷自己一辈共三男四女,一弟一妹夭折,如今在世的除他外只二嫡一庶三个妹妹,胞弟一脉仅余三娘,自幼体弱多病,能不能平安养大都是未知数。李廷每次见到孱弱的李春,心都悬着,就怕胞弟唯一的血脉都断了。
李廷自己两子一女,皆是嫡出。长子李徽为雍州节度使,现在弘化,次子李征在京城为御史。两个也不算太少,但是和其他世家嫡系动辄十几二十男丁相比,李家这人口实在惊险,一个不好就要绝嗣。
好在长子李徽娶谢氏女,谢氏素来多子,长媳也是争气的,育有二子二女,还有两个庶女,可惜谢氏命薄,早早去了。次子李征娶曹氏女,如今只有一女,不过眼下曹氏已有七个多月的身孕,夫妻二人身体康健感情和睦,想来日后子孙无忧。李廷这一颗心总算放回肚里,终于不用每次祭祖都无颜以对了。
女眷奉崔氏回余庆堂闲话,崔氏且问李曦姐妹,是否习惯,想添什么打发人来说,又问,“五日后我邀人来赏梅,你们姐妹久未见人正好和亲友亲近亲近,也松乏一下,那天你们想玩什么吃什么啊?”话里话外透着那么股高兴劲,崔氏是个爱热闹的。
李昭也很高兴,这时节守孝颇清苦,一周年内啜粥茹素,之后方可食鲜果,直到守完二十七个月才能沾荤腥。因为守孝守丢了命的屡见不鲜,她母亲谢氏便是其一。
不是谢氏太体弱,而是这时代医疗水平太差,运气不好一场风寒就能要人命。谢氏因一场风寒缠绵了半年病榻,就把健康的底子熬空了,不幸又遇上她曾祖父去世,作为嫡长孙媳的谢氏就是病成这样也不敢在守制上懈怠,生恐传出个孝道有亏的名声,没撑过半年就去了,传到外头便成了恸哭尽哀,侍长极孝,倒给儿女留下了个好名声。
这世道,名声比学问还重要那么点,当然,姓氏和你爹是谁你祖父是谁你曾祖父是谁大多数时候比名声也重要那么一点点。
时下做官采用九品中正制,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才能等考核民间人才,而这些特定官员绝大多出身世家。大家的口号是举贤不避亲,遂可尽的提拔自己人。于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朝廷上塞满了世家子弟,中枢系统几乎世代把持在几姓手里。
不过那也只是几乎,大齐有史以来最大的例外就是她曾外祖父谢集,太宗亲卫出身,跟着太宗征南战北,立下赫赫战功,封至镇国公,食邑万户,官拜大将军,位在三公上,掌天下兵马。虎父无犬子,她外祖父谢韫现为当朝首相,成功让世家彻底炸了毛。
世家多轻武,大将军被抢走了,骂几句粗鄙武人,煞神,莽夫,捏着鼻子也认了,当然更重要的是那时候天下初定,武将当道,胳膊扭不过大腿。等世代属于世家的丞相之位被抢走了,整个世家都不好了。虽然折腾之神太宗,把历朝历代的一个丞相硬生生拆成了六个,可还是僧多粥少啊,世家可不止六个,一等世家就有七个呢,内部还不够分呢,居然还要再分给那个莽夫的儿子,还能不能好了,弄死他,必须弄死他!
文武之争,新贵旧族斗法在朝廷上屡见不鲜。
世家从来没有放弃过磕死谢家,不过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如今,谢韫嫡长女贵为皇后,育有太子,谢家子嗣繁茂,文武有道,谁敢说这不是一个新世家的崛起之兆,想起来不少世家都要心塞。
话说回来,谢家虽非世家却身居高位,那也是世情所然,自来军功最重,谢集辅佐太宗灭南朝一统中原,这份功勋便是世家也无法否认。否则谢韫便有天纵之资,如非老父遗泽也难在不惑之年入阁为相,世家百般阻扰,依然稳坐政事堂。这世道寒门想出贵子,难于上青天。
感谢穿越大神,她姓李,就是那七个一等世家中的李,她曾祖母娘家崔氏同为一等世家。祖上辉煌暂且不提,她祖父是李氏族长,丁忧之前是丞相,父亲不过三十五已为节度使,正儿八经的封疆大吏统辖一州。
“阿许她们说如今流行一种彩带舞。”这是即使人在守孝依旧耳聪目明的李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