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1/4 页)
而在听到出去的昌盛将屋门关上后,朱棣立即抬眉看向了一直站在下面的纪纲。
“殿下,如你所料李景隆他去见了李太医,而李思那厮确实很快便变节了!”
原本还疑惑殿下为何连王府的几位待了十几年的御医都信不过,但到了如今纪纲却已经不知这府上他到底该信谁该提防谁了。
“几位太医虽然都是父皇赐给我的,但他们的本家都还在京师。都还想回到京师,自然会对李景隆知无不言!”
轻轻的将身子向后靠了过去,朱棣淡淡道。
上前拽过床上的锦被小心的盖住他的双腿,想着昨日王妃种种的行为。纪纲又小声问道:“殿下,真的不告诉王妃实情吗?昨日她召李思过去,到如今可能真的以为殿下您瘫了。”
“她?”眼帘轻轻的动了一下,低垂着双眼沉思一会。而后朱棣突然抬头轻声开口道:“陈林那边可又消息?”
不知他为何会突然提到陈林,稍微顿了一下,而后纪纲立即回答道:“没有,他自去了京都便好似忘记了他的身份。而且张武和其他人也好久没来消息了。”
听着纪纲的回话,朱棣的脸色无一丝变化。望着床上的主子,纪纲想了想终于第一次开口道:“殿下,高阳郡王和燧郡王会不会………”
“不会!”冷峻的脸上满是坚定,朱棣抬眉轻轻的看了一下纪纲而后语气沉稳道:“我的朱棣的儿子,怎么可能轻而易举的就断了性命。而且我信他,他说过会把本王的三个儿子都送回来!”
“他?”一下子明白他说的是谁,突然想到其实自陈林到了王府,王爷便对他有点异常,纪纲一时哑然。
将纪纲的沉默当做疑惑,抬起左手一点点的摸上右手腕,朱棣突然低低解释道:“本王看人一向很少出错,陈林虽然有些莽撞不成熟。但有些时候,尤其是碰到危险的时候,他却是那种能逼着自己做到一切的人。”
“做到一切?”纪纲将信将疑起来。
“第一次见面时,他走错宫道。那时本王以为他进退维谷,但没想到转眼他便异常冷静的扶上我的手臂。”
想着陈林当时在出了皇宫后露出的得意笑容,朱棣不觉的轻笑了起来:“第二次他说的那句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话,其实本王一直记得。他可是除了道衍外第一个那么大胆那么直白的,鼓动本王造反的人。
他能来燕京找我,我也有点意外。他才那么小,可却已经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了。他说过会一直追随本王,会为了本王赴汤蹈火,这些我都记得,而且他也做到了。他为了本王不远万里自己一个从京都到了燕京,他还当掉了他父亲给他的玉佩。”
“可殿下凡事都有意外,要是陈林这次食言了呢?”不想说陈林的坏话,但事关两位郡王的生死,所以纪纲还是谨慎道。
“这次机会,是他求我给他的!”眼眸中闪过一抹奇怪的表情,随即在平复了一下心情后。朱棣突然又极为认真道:“本王既然给了他这次机会,便愿意相信他一次。而且我也相信他一定不会让我轻易的失望的,毕竟这一切都是他奢望梦寐以求的!我只给他一次机会,他若成功,他或许便能得到他想要的一切。但若是失败,那等待他将是万劫不复,所以他一定肯定不会轻易让我失望的。”
☆、第33章
洪武三十一年十月初五,在燕京整整待了十多日的李景隆和徐辉祖终于决定启程打道回京了。
他们走的那日,天气有些不太好,所以燕王和燕王妃都没有来送他们。若是以前两人可能还会多想什么,但是到了此刻,两人却已经不在乎这些了。
两人带着他们的手下,一路风尘仆仆待到十月的下旬才到了京都。十月的燕京天气已经开始冷了起来,但京都南京却还是温暖如常。
两人一路上已经商讨过了,所以待踏进京都后,他们俩便直奔皇宫而去。
正在御书房与翰林学士黄子澄和兵部尚书奇泰商量削藩事宜的建文帝,待听到他们进宫正在外等候的消息后。立即与自己的两位亲信看了一眼便直接道:“让他们立即进来!”
“诺!”陈水微微俯了一下身子,便连忙亲自去外面传旨。
“希望他们能带来好消息!”连日辛苦有点疲倦的建文帝,仰了仰身子淡淡道。
“皇上不要担心,一切都在我们的掌控中,不会出事的!”
“皇上无需多虑,两位郡王那是自己咎由自取才落水而亡的。臣相信燕王他是一个明事理的人,而且这个时候他若是当真对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