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第3/4 页)
有半点违逆。甚至要是有谁改破坏庄王的计划,他就会毫不留情地为庄王扫清障碍。
如今楚国境内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但在楚国以外的地方却是另一番情景。
“天呢!这可让我们怎么活啊?”郑国的一个男子抱着自家瘦得皮包骨的孩子坐于自家的田地前,像个行将就木的老人一般眼中一片绝望。
他家里一粒米都没有了,孩子饿得不行,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来地里看看。在他眼前,田地上荒芜一片,颗粒无收。
“李大,只要工作楚国就会给粮食,你还在那嚎什么啊?”他的邻居王大牛扶老携幼,身上背着细软,看似要出远门。
“我也听说楚国那边有非常多的粮食,但我不是楚国人,我去了楚国,他们会管我吗?”李大有些怀疑地问道。
“怎么不管。人家楚国都贴告示了,只要愿意在楚国工作那就可以领到粮食。”
在郑国也可以工作,但辛苦一天挣的钱还不够买一口米的。“真的吗?会不会是骗我们的?”这世上能有这么好的事?
“人家楚国那么大的国家,又那么强,连晋国都不是楚国的对手,何必来骗我们?你快收拾东西跟我们去楚国。到了楚国我们就有饭吃了。”
李大抱紧自家孩子径直就跟上,他摊了摊手,苦着脸道:“我家里啥都没有,没什么好收拾的,我现在就跟你走。”
周末的新政一实施,大量的他国难民涌入楚国,楚国的人口得到了急剧的增长。由于事先做了准备,楚国没有出一点乱子。
此消彼长,楚国人口增加的同时,他国的人口在急速地下滑。有些百姓有心想来楚国,但路途遥远,最终死在了路上。有些百姓来到楚国后找到了楚国找到了工作,领到粮食以后看到楚国的繁华,便决定在楚国安居,不回国了。
百姓们所求很简单,只要能有一口饭吃可以活下去就可以了。更何况,楚国的现任君主庄王爱民如子,要是留下来成为楚国的百姓,那日子才会更有盼头。
现在这状况周末算是变相地对楚国周边进行了统一。
所谓树大招风,周末从他国拐了这么多百姓,其他国家怎么可能会善罢甘休,再加上之前那些国家就有从楚国抢粮的打算,为防万一,他决定在边境大修堡垒。虽然他已经作了决定,但走走形式还是有必要的。
他拿出堡垒图纸给大臣们看。大臣们一个个传递过去,看完了以后每个人都是一头雾水。堡垒什么的他们从来没见过。
秦乾好奇心下,替大家问出心中疑问。“庄王,请问这是什么?”
“这是堡垒,其外形像个小城堡,战时可战可守。吾要在边境上建堡垒以抵御外敌。”现在楚国的军队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武器上都可以称得上是中原第一。但周末就怕其余国家会联合起来来攻打楚国。
“庄王,这堡垒要建多少才够啊?”有大臣在那暗中议论。
一如既往地有大臣跳出来反对。不过,修建堡垒的事还是就这么定下来了。
第230章 我做不到
晋国粮食短缺,百姓们都饿得啃树皮。
连日来,大臣们说的都是这件事,想请晋灵公解决这件事。晋灵公听的耳朵都快生茧了。
朝堂一阵乱轰轰,赵盾站了出来,在一帮毫无头绪的大臣中显得格外醒目。“为今之计,只有向附属国征粮。”
晋灵公抚掌大笑道:“赵大夫这主意好。”他第一次看赵盾顺眼起来。“这件事既然是赵大夫你出的主意,那就由你来办。”
赵盾心中暗暗叹息了一声。要不是实在没办法,他也不会出这种丧尽天良的主意。
各附属国收到了晋国的国书,不敢怠慢,立时就派出了使臣。
使臣们风尘仆仆到了晋国。
晋灵公旋即召见了他们,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征收粮食的要求:“各附属国进贡三成粮食。”
使臣脸色铁青,双手不住颤抖,无不在心中念起“老天爷”。此刻他们却毫无办法。晋国势大,若是不从,难以存活。而他们的王为了生存下去,只有向百姓们压榨了。
其余大国一直盯着晋国的举动,见晋国压榨附属国,便纷纷效仿。
小国的百姓本来就苦不堪言,再被官府施压更没有了活路。之前,得知楚国贴出的告示一些人本来还有些犹豫,不愿离开故国。但如果不去楚国,他们根本就不可能生存下去。
除去一些距离楚国遥远的,其他百姓但凡还有口气在,都开始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