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2/4 页)
处惹事、给朕添乱了。”康熙的语气虽然很亲切,兆佳氏却还是觉得通体寒冷,幸好……幸好今天十三没来。“皇上,今儿难得大家都在,就不要忙着教育小辈了。这是皇上爱吃的溪鱼焖豆腐,臣妾亲手做了一下午,皇上要不要尝一口?”德妃插嘴。“难为你有心了,既然是爱妃亲自做的,朕姑且尝尝。”康熙的心情重又好起来。德妃看了兆佳氏一眼,微微点了点头。“老四的媳妇还没有来吗?”酒过三巡,康熙突然问到。“回皇上,明慧生病了,来不了。”“她来不了……难道~老四家里就只有她一个福晋吗?你没有请其他人么,茉凡呢?”康熙不悦地说,“如今老四不在,你这个做额娘的就该对他家的事上点心,她们几个孩子也不容易。”“皇上教训的是,臣妾治罪。”“罢了,李德全,派个人去把茉凡叫来,若是……若是四阿哥家的几个小阿哥也在,一并带来吧,朕见见。”“是,皇上,老奴这就去。”“皇阿玛,四哥还是没有消息吗?”十四插嘴问到。康熙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说:“你没有派人去找过吗?”“儿臣……儿臣当然有,四哥不见了,儿臣也很担心……”“恩,好了。今儿不说老四的事,朕既然已经派了图海带着羽林卫去找他,你们就不必操这份心了,把你们派出去的人都撤回来!老八的人也一样。”“是,儿臣知道了。”
“雍亲王侧福晋到~~五阿哥到~~”门外响起小太监拖长的叫声。
“五阿哥?可是弘昼吗?”康熙的脸色变得好了些,屋子里的气氛才终于轻松了些。“儿臣(孙儿)给皇阿玛(皇玛法)请安。”年氏牵着弘昼进门来,给康熙请安。“行了,坐吧,都是自己人,不必多礼。”“谢皇阿玛(皇玛法)。”“茉凡,朕怎么瞧着你越发地瘦了。你原是习武之人,身子骨一向比明慧她们硬朗,怎么如今看着倒病歪歪的?”“谢皇阿玛关心。儿臣前日偶感风寒,不过今儿已经好了。”年氏谦恭地说。“老四不在,委屈你了。”“劳皇父挂心。”康熙的话让年氏一阵感动。“这是昼儿吧?天申阿哥,朕在圆明园见过你,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老四治家有方,名声在外,他的儿子自然也差不到哪里去……唉……昼儿,过来坐皇玛法这里。”“谢皇玛法恩典。”弘昼也不怕生,直接走到康熙和德妃之间的座位坐了下来。康熙伸手摸摸他的头:“你长的和你阿玛很像。”“阿玛?皇玛法,我阿玛什么时候能回来?小额娘说只要昼儿背会五十首唐诗、五十首宋词,阿玛就会回来了。可是,唐诗背完了,宋词还差十首就背完了,阿玛一点消息也没有……”“昼儿……”年氏似乎想阻止弘昼。弘昼转头委屈地望了她一眼,又回头看了看康熙:“皇玛法,孙儿说错话了吗?”“没有,没有,你没说错。你阿玛临时有事,朕派他……派他去视察黄河水患了。”康熙竟然会睁着眼睛说瞎话。“黄河水患?皇玛法,黄河又发大水了吗?这样一来,不知道又有多少百姓要遭殃了。一会儿回了家,孙儿就到佛堂去给他们祈福。”五岁的弘昼没有人事先教过,竟然说出了这样一句懂事的话。“好,果然是老四的儿子!”康熙欣慰地说,“好孩子,难为你有这份心。”
家宴散了以后,年氏牵着弘昼的手,和兆佳氏一起走着出宫。“羽宁,十三这些日子还好吗?”“劳你挂心,挺好的,只是天气渐凉,他的腿疾又有复发的迹象了。胡太医这几日一直守在我们府里,可惜……爷吃了这么多药,总也不见好。”“我记得……”年氏看了看四周,靠近兆佳氏,压低声音说,“这个胡太医好像是十四弟推荐来的,只怕他和咱们不是一路,治病时没那么上心。王太医哪里去了?”“说起来自然是王太医尽心些,只是他毕竟年迈了,前几日听闻他已经向皇上递了折子,要告老还乡呢。唉……爷这病原是在养蜂夹道时留下的旧疾,没有及时处理,所以……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我回去会和爷合计合计此事。”“还是不要了吧,万一十三真的发现胡太医故意不治好他的腿,只怕他又要心情郁闷,这对他的病可没有好处……你回去尽量说些开心的事给他听就好了。”“那倒也是,去年爷中了毒,也是差点就没了。幸亏四哥……没想到,咱们一回京,皇阿玛就又软禁了爷……爷这些日子一直心情不好,我知道他心里苦,可是我除了陪着他难过外,什么也做不了。”兆佳氏一脸的伤感。年氏伸手拍了拍她的肩:“羽宁,你应该开心些。曦儿不是说过‘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吗?心放宽些。若说苦,咱们哪个不苦,我又何尝有什么值得开心的地方……罢了,不说这些不高兴的,弘昌他们几个孩子都好吧?”“好。”“昼儿,等你阿玛回来,你也该去上书房读书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