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页)
我现在这个样子,不是没事吗?都是哪些没有眼力劲儿的奴才在额娘跟前胡说八道,额娘原不该听奴才们瞎说的,儿子不是好好地站在这里吗?何况随皇父亲征,为皇父分忧,也是份内的事,不算受苦。”
“是啊,是啊,这也是皇上的恩典。快,都坐下吧。这几日好好歇歇,不必急着去上朝,你皇阿玛那里自然有我呢。”德妃心疼地看着云真,眼含泪光。这样的德妃让云真觉得很陌生,但不得不承认,不管是云真还是心底住着的那个真正的‘爱新觉罗…胤禛’,都被眼前这个慈母般关怀备至的德妃感动了。或许她并没有像在佟佳氏灵前那样,真的舍弃了胤禛这个儿子,她只是在同佟佳氏怄气、而拿‘胤禛’当出气筒罢了。云真觉得自己一直有意敌视她,有些不好意思。
“四哥四哥,”偏殿里奔出来一个小人儿,原来是八岁的胤题,“四哥,你可回来了,快跟题儿说说,塞外怎么样?你杀敌人了吗?杀了几个?听小邓子说,你受了很重的伤呢?咱们到后面去,让题儿瞧瞧。还有还有,四哥你有给我带礼物了吗?有没有塞外独有的东西?你在塞外的时候有没有想题儿?如今题儿已经会射箭啦,而且每回都能射中靶心,比十三哥厉害多了,谙达也都夸我呢。”老十四连珠炮似的说着。云真微微搂着他,宠溺地看着他,也不答话。“题儿,你四哥伤刚好,精神不济,你不要吵着他。过来额娘这里,”德妃更加宠溺地笑着说,向胤题招了招手。胤题便扑进德妃怀里。“你啊,还真是和老四是亲兄弟,你四哥和你一般大的时候也是个话痨,高兴不高兴都要说上一大篇,没少叫你皇阿玛训斥。如今大了倒越显得沉稳,只是也不大爱说话了,半日里都不吭一声,像个闷葫芦似的。”德妃略有些不满地看了云真一眼,云真只好陪笑着,也不搭腔,只是拿眼望着地面。
“明慧进门也有五年了吧,玉敏更早些,还有你硬要娶回去的宋芙就更早了。只是这四爷府里,怎么除了三十年有过一个不足月就殇了的小格格外,就再没有填过小主子?”德妃吩咐冬雪去上茶后,对着那拉氏不满地说。那拉氏忙站起来:“都是儿臣的不是,儿臣无用。”一旁的李氏也忙惶恐地站了起来。云真皱了皱眉头,老太太从康熙三十一年开始催起,四年多了,还真是锲而不舍啊。“罢了,你们都坐吧。胤禛,额娘可等着抱孙子呢。咱们皇家讲究的是多多地开枝散叶,子孙满堂才是好的。你也上点心。瞧瞧人家大阿哥,如今已经是多少个小阿哥、小格格的阿玛了。”“是,儿臣记下了。”
拜别了德妃,云真便让那拉氏她们先回府去了,自己转头去了敏妃那里。这些年敏妃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总是咳嗽不停,人也越发见瘦。康熙这些年不知是为了让久病的敏妃开心,还是真的心疼老十三,对老十三越加的宠爱,甚至盖过老十四去。一有空,康熙就会来看敏妃,也经常会亲自教胤祥读书写字。其实,胤祥的第一个字学的是他名字里的“祥”字,是云真特意教的。因为康熙朝推崇董其昌的字,因此本朝盛行董体,云真临摹的自然也是董体,只是云真学得不大像,倒添了点狂草的神韵在里面。但为了取悦康熙,这些年,云真的字开始模仿康熙的字,也算是小有成就,康熙经常会叫他去替自己写一些文章、题一些字,偶尔甚至会叫他代自己批阅奏折和誊写已经拟好的圣旨。因为老十三的书法方面的启蒙老师是云真,所以他的字也写得比较像云真的字,只是比现在的云真的字,多了一点放荡不羁和自傲。不过老十三的确是有得康熙真传,才十岁的孩子,字就已经写得不错了,为此康熙还赏了云真一对汉白玉的大狮子,被云真拿去装点四爷府的门面了。
进了长春宫,意外地看见佟佳氏的妹妹,云真初到清朝时第一眼看见的静丫头——如今的小佟贵妃,佟静雅,居然在敏妃这里做客。因为佟佳梦雅和敏妃关系亲厚的缘故,佟静雅(作者提示:佟佳氏这个姓,是满族给予汉族有功之人或旗下包衣奴才的恩典,在汉姓后面加个‘佳’字,将汉人改成满族姓氏、抬入满籍。所以孝懿皇后其实是姓佟的)与敏妃的关系也很好,时常会来敏妃这里作客。给敏妃请安后,云真就问:“静姨娘,您今儿怎么又来啦?”“这孩子,怎么说话呢,我不能来吗?如今你啊,也是个翩翩佳公子啦,啧啧啧,这模样这身段,是要叫京城多少王公大臣的女儿们魂牵梦萦啊。”佟静雅和佟梦雅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妹,因为佟佳梦雅自胤禛襁褓之中起就开始抚育‘胤禛’的缘故,她对云真也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姨娘,你就知道打趣我。为老不尊。”云真在佟氏姐妹面前总是像个孩子。
孝懿皇后逝世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