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4 页)
三年做足一千亿生意的计划,赚取四十亿元利润,先在前三个季度赚二十亿,再在第四季度旺季补上二十亿。被人误传为“滚雪球计划”。
可是,到了一九五四年,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逐级传达下来,国内迅速掀起了一个奔向社会主义的高潮。人们的思想都比较激进,做出了今天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很多人认为“穷”就是革命,就是社会主义,不问商品质量和价格,“国营”的就是好,“私营”的就是差。“公”优“私”劣,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真理。为此,打着私营旗号的永安公司就不那么景气了。当时曾经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位外地顾客,买了一大包东西,交完款后,一看发货票上盖着私营的公章,便不买了。这样一来,一九五四年的营业额只相当于一九五三年的百分之四十七,这个有三十余年历史的大公司又陷入了困境。
在此紧急关头,国家对永安公司伸出了援助之手。国营百货公司和它签定了部分商品的批购合约,并特约专柜代销一些热销商品。一九五五年三月,永安公司又进一步扩大了经销、代销商品。柜台里、货架上到处用楷书字标明“经销”、“代销”商品的名字。在国营企业的帮助下,永安公司的买卖又好起来,摆脱了困窘的阴影,走上了兴旺之路。到了一九五六年,永安公司在锣鼓喧天、鞭炮震耳的运动中,又掀开了新篇章。
早在一九五五年秋天,郭琳爽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的影响,对公司工会主席说:
“绒线业、棉布业已经全行业公私合营,这就是说,商业也可以公私合营了。我们公司也可以合营,前途乐观,我很高兴。”
“当前人人都奔向社会主义,我们永安公司不应当落后。”工会主席说。
“是的,我们争取百货业第一家公私合营。”郭琳爽说道。
郭琳爽有这样的想法,是他看到这是大势所趋,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所致。
十一月二十一日,郭琳爽主持召开第十三届董监事联席会议,讨论永安公司申请公私合营的问题,经过一番议论,全体赞成申请合营,会议用了不太长时间就结束了,当天下午申请书送到工商联转交上海市商业局。11月23日下达了批准文件,商业局责成中国百货公司上海市公司会同永安公司进行合营的筹备工作。
一九五六年一月十四日,是永安公司正式公私合营的大喜日子,南京路成了欢乐、沸腾的海洋。一列列报喜、祝贺的队伍,在爆竹声中,从四面八方涌向永安公司,公、私双方的代表、工会主席和全体员工迎候在大门口,人人脸上泛着红光,向永安公司在百货业“一马当先”跨进社会主义表示祝贺。
永安公司摘下了老招牌,换上了“公私合营永安公司”霓虹灯大招牌。营业室灯光雪亮,柜台内外装饰一新,职工们个个喜笑颜开,为永安公司的新生欢欣鼓舞。
郭琳爽被任命为公私合营永安公司总经理,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干部为公方代表,任命为公司副总经理。郭琳爽宣读了一百五十二名科长、营业组长以上职务的干部名单。他又为一个新的永安公司忙碌起来。
在庆祝永安公司公私合营,准备联欢会的节目时,有的员工提议:
“总经理,公私合营是个大喜的日子,是不是又该唱广东戏了?”
“是的,是的,联欢会我怎么不能登台呢,不过我老了,我这副嗓子怕是唱不出什么好味儿,你们听了可得多包涵。”
联欢会是在牛庄路中国大戏院举行。六点不到,剧场内已座无虚席,连走廊里都站满了人。永安公司职工全部出席,百货业,工商界人士也不少,有的是来助兴,更多的是来一睹郭琳爽舞台上的风采。
郭琳爽由夫人杜汉华陪同来到化妆室,在化妆时他对夫人说道:
“汉华,今天粉墨登场,很高兴,正应了家乡的一句俗话:十六岁学手艺,六十岁学吹打。”
“老公有这份兴致,我也从心底里高兴。”汉华柔声细语地说道。
“哈哈,”郭琳爽笑道:“我是‘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汉华,你看,我原先是个大资本家,今天又成为社会主义商店的总经理,怎么不高兴呢?”
“老公,看来,上海解放时,你留下不走,这一步真就走对了。”
“是啊,”郭琳爽点点头道:“要不是棣活弟同我一起下了决心,哪会有今天。”
杜汉华端来一杯微温的白开水,给他润润嗓子,准备登场。
今天演的是粤剧折子戏《武松打虎》,锣鼓敲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