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页)
恩,省刑薄税,祈禳天灾,救济万民。”天子听奏,急敕翰林院随即草诏,一面降赦天下罪囚,应有民间税赋尽量赦免;一面命在京宫观寺院修设好事禳灾。不料这一年瘟疫转盛。仁宗天子知道以后,龙体不安,再次聚会百官计议。班部中有一大臣,越班启奏。天子一看,是参知政事范仲淹①。拜罢站起,启奏:“如今天灾盛行,生命涂炭,朝不保夕,民不聊生。以臣愚意:要禳此灾,可宣嗣汉天师②星夜临朝,就在京禁院,修设三千六百份罗天大醮(jiào窖),奏闻上帝,可以禳保民间瘟疫。”仁宗天子准奏。急令翰林学士草诏一道,天子御笔亲书,并降御香一炷,钦差内外提点殿前太尉③洪信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④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星夜来朝祈禳瘟疫。就金殿上焚起御香,亲手把丹诏⑤交与洪太尉,即刻登程前去。
洪信领了圣敕,辞别天子,背了诏书,盛了御香,带了几十个从人,上了铺马⑥,一行部从,离了东京,取路径投信州贵溪县来。路上不止一日,来到江西信州。大小官员出郭迎接。随即差人报知龙虎山上清宫住持道众,准备接诏。
①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著有《范文正公集》。宋太宗端拱二年( 989)生于江苏吴县。卒于皇祐四年(1052),谥文正。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及第。庆历三年(1043),宋仁宗任用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副宰相)。他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使《岳阳楼记》成了传世的名篇。按:本回故事发生在嘉祐三年(1058),而范仲淹早在皇祐四年(1052)就已经去世,死了都已经六年了。
② 嗣汉天师——江西龙虎山的张天师,自称是汉代张道陵的后代,所以叫嗣汉天师。
③太尉——官名。秦汉时代的太尉,是全国军政首脑,和宰相、御史大夫合称“三公”。宋徽宗时代的太尉,是一种加衔,为武官的最高一级尊称,本身并不表示职务的大小,和近现代的“元帅”军衔近似。
④ 信州——今江西上饶。
⑤ 丹诏——诏指诏书,即皇帝发出的文书;丹指红色。由于皇帝书写、批改文件用硃砂,所以皇帝亲笔写的诏书,叫做“丹诏”。
⑥ 铺马——驿站马,即驿马。
第二天,众位官员同送太尉到龙虎山下。只见上清宫许多道众,鸣钟击鼓,香花灯烛,幢幡宝盖,一派仙乐,都下山来迎接丹诏,直到上清宫前下马。上从住持真人,下到道童侍从,前迎后引,接到三清殿上,请下诏书,居中供着。洪太尉就问监宫真人:“天师今天在哪里?”住持真人上前回禀说:“好教太尉得知:这代祖师号‘虚靖天师’,性好清高,倦于迎送;自己在龙虎山顶结一茅庵,修真养性;因此不住本宫。”太尉说:“如今天子宣诏,怎么能见到真人?”真人回答说:“太尉容禀:诏敕权供在殿上,贫道等亦不敢开读。且请太尉到方丈献茶,再作计议。”当即把丹诏供养在三清殿上,和一众官员都到方丈。太尉居中坐下,执事人等献茶,就进斋供,水陆俱备。斋罢,太尉再问真人说:“既然天师在山顶庵中,何不派人请下来相见,开宣丹诏?”真人回禀说:“这代祖师虽然住在山顶,其实道行非常高:能驾雾兴云,踪迹不定。〖信口开河。〗贫道等平常也难得见到,怎么能请得下来?”太尉说:“怎么才能得见?如今京师瘟疫盛行,今上天子,特遣下官奉御书丹诏,亲捧龙香,来请天师,要做三千六百份罗天大醮,以禳天灾,救济万民。要是见不到天师,这可怎么办?”真人回禀说:“天子要救万民,除非是太尉显一点志诚之心,斋戒沐浴,更换布衣,不带从人,自背诏书,焚烧御香,步行上山,礼拜叩请天师,也许能够见到。如果心不诚,就会空走一遭儿,难以见到。”太尉听了说:“俺从京师到此地,一路吃素,怎么说心不诚?既然这样,依着你说,明天绝早上山。”当晚各自安歇。
吴越评70回本水浒传 楔 子(3)
第二天五更时分,众道士起来,备下香汤,请太尉起来沐浴。换了一身新鲜布衣;脚下穿上麻鞋;吃了素斋,取过丹诏,用黄罗包袱背在背上;手里提着银手炉,烧着御香。许多道众人等,送到后山,指明了路径。真人又回禀说:“太尉要救万民,可别生退悔之心,只顾志诚上山去。”〖分明是真人和天师一起糊弄洪太尉。〗
太尉别了众人,口诵天尊①宝号,纵步上山来。独自一个,走了一程,盘坡转径,揽葛攀藤。约莫走过了几个山头,二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