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页)
日摄210 岛屿高处堪称鸟类的天堂,生活着600多万只海鸟,以鸬鹚、火烈鸟、鲣鸟、鹈鹕、海鸥居多,有一种企鹅为当地所特有。其中一个海岛上有一相对平整的坡地,上面的海鸟黑压压一大片,密密麻麻几乎覆盖整个岛屿。光是岛上积聚着的鸟粪,每年达10多万吨,这些优质肥料,使鸟岛俨然一座天然化肥厂。100多年前,初到秘鲁的华侨,许多在此以采鸟粪为生。几百万只鸟密集的栖息,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上船前,导游提醒,最好戴上帽子,否则空中飞翔的海鸟随时会“扔”下鸟粪。同船的人戴帽子的不多,大家戏称:能被鸟粪击中,也算是“中彩”了。实际船上的人后来好像也没谁“中彩”。说是鸟岛,其实岛上还栖息着许多海豹、海龟、海豚、海狮等海洋动物,尤以为数众多的海豹最为抢眼。他们大多栖息在岸边,或较低处的岩石上,有的在晒太阳,有的在水中游水嬉戏,个别胆大的海豹,还游到游船附近探头探脑。整个鸟岛上,海狮、海豹低沉的吼叫声,此起彼伏,与海鸟的鸣叫声交相辉映,煞是热闹。秘鲁政府十分重视鸟岛的保护,已专门成立鸟岛自然保护区,岛上设有监测站,游客被禁止上岛活动。帕拉卡斯镇码头附近有几排商铺,兜售贝壳、海洋动物牙齿和动物标本等旅游纪念品,还有几家“CHIFA”,生意也很红火,显然都是靠鸟岛旅游发展起来的。其实真正“中彩”的,是帕拉卡斯镇——几百万只海鸟,引来了游客,带动了当地经济,这当然是海鸟自己所不能知道的,但“中彩”者一定是高兴的。211烛台造型(一说像仙人掌树)的大地画 2008年12月3日摄走马观花巴阿秘之十七国际旅行最好找当地老外做导游方 20天的旅行,走了3个国家,跨越葡萄牙和西班牙2个语种,跑了12个城市。先后接触的7个导游,都是在当地打拼的中国人:两个北京人,一个吉林人,一个广东人,一个福建人,一个浙江人,一个台湾人。他们都很辛苦,很敬业。可是,他们的服务还是让我们不怎么解渴,对个别的甚至还有些不满意。其实,台湾和广东的那两个导游,我们是比较满意的,大家在一起相处得比较愉快。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服务比较专业,服务意识强,细致而周到。比如在巴西伊瓜苏接待我们的台湾导游,虽然年纪有50多了,但从机场一接上我们,就主动帮忙提行李,上车就发矿泉水,到宾馆房间马上主动帮忙把空调打开,一路上总是不停地介绍伊瓜苏的情况,参观伊瓜苏瀑布时,我们的眼镜都被水打湿了,他主动递上纸巾;在阿根廷的广东导游,也很贴心,即使是带我们购物,也都随时提醒我们,哪儿的便宜哪儿的贵,从不主动带我们强制购买,一旦我们个人有什么问题和难题,总是很积极主动地帮忙出主意想办法。按说,这些都是每个导游应该做到的,可是,另外几个导游即使是在这些问题上,也做得不很够。当然,这些倒在其次。出国旅行,我们最希望导游能多介绍一点所在国、所在地的情况,特别是风土人情、历史掌故、传说逸事等等。尤其是在非英语国家,因为语言不通,一切完全依靠导游,他不介绍,我们就啥也不知道,比盲人摸象还惨。可是,我们这次接触的这些生活在国外当导游的中国人,绝大多数对所在国、所在地都并不了解,还没能融入当地社会,对当地社会以及人和事的了解和理解,比能来这儿旅行的中国人强不了多少,观念和价值判断与我们没有多少区别,不仅不能给我们多少新鲜乃至独特的观察视角,有时甚至还把不少以讹传讹的东西传播给我们。从内心来说,我觉得让所在国的本地人当导游,会比较好。虽然他们说汉语可能有些磕磕巴巴,甚至可能词不达意,但至少他是用当地人的思维和观念来认识、判断和介绍的。而外国人说中国话时的词不达意,并不丢人,反倒增加了旅行的乐趣。2006年去俄罗斯,这种感觉就很明显。在莫斯科时的三个导游,都是东北人,有一个甚至可能还是打黑工的。他们虽然生活在莫斯科,显然并不了解莫斯科,一路上絮叨的全是些我们在国内就能看到和听到的东西,再加上他们自己所做的许多演绎,连我们都能听出有许多完全是在胡诌八扯。更让人不能忍受的是,有一个导游,好像是从部队退伍以后到的莫斯科,大约也没多少文化,从始至终都是在贬低挖苦莫斯科和莫斯科人,讲那里怎么差、人怎么坏,可对那些景点及景点背后的故事,却一问三不知。倒是到了圣彼得堡,接待我们的导游是俄罗斯人玛利亚小姐,算是初通汉语,对俄罗斯的历史掌故以及风土人情自然是了解的,一路几乎是在不停地介绍。她很照顾中国人的情绪,知道很多中国人对前苏联多少都有些复杂感情,所以在介绍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