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2/4 页)
司马飘雪在读史的时候,读到过这方面的事情。
据说在这九峻山依山建陵的想法,是由李世民那个著名的贤妻,长孙皇后提出的。她在临终前对夫君李世民说,为了节俭,要薄葬。“请因山而葬,忽需起坟”。
后来,唐太宗在为长孙皇后所撰的碑文上又写道:“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已有。今因九峻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奸盗息心,存没无累。”
但这是一句欺人之谈,司马飘雪的目见可以为证。
司马飘雪亲眼看到了,就象历史上那些所有的帝王一样,唐太宗撒了个弥天大谎——这昭陵同其它许多皇陵一样,其建制并非“薄葬”,而是相当气派和奢华。这昭陵陵园方圆差不多有一百二十余里,气势极其壮观雄伟。
司马飘雪沿着长长的神道,开始了他意想不到的昭陵之游。
他发现,这陵园的平面布局全部模仿的是长安城的建制设计。
陵园坐北朝南,四周筑以围墙,每面各辟一门。门的名称也如长安都城之制。陵园由南向北,进入南门朱雀门。陵园西南角为寝宫,正中墓前方为献殿,陵墓后面的北门就是玄武门。
总之,昭陵的整个布局效法都城长安,以南门为正门,以南北向为中轴线,东西对称,突出了皇帝的居高临下及其在朝中的主导地位。
然后,司马飘雪就来到了各式各样的陪葬墓前。
司马飘雪数了数,昭陵的陪葬墓有一百六十七座之多。陪葬者等。这些开国元勋们陪着他们的主子永远安息在这里。
司马飘雪沿着长长的神道漫步。从前,这里是壁垒森严的禁地,普通臣民是绝对不敢随便越界闯入的,但现在司马飘雪却进来了!
司马飘雪进入陵区的第一个建筑物石牌坊后,抬头看着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神道,以及神道后面依稀可见的、隐藏着无数皇帝秘密的殿室时,在脑海中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神秘的感觉,仿佛置身于阴森沉闷,恐怖可怕的冥界之中。
司马飘雪沿着那些整齐对仗的大型石像生,看到了一对八棱柱形华表和一对天马、一对朱雀、五对石马、十队石人像,然后由此走进朱雀门,正式进入了陵园的主体区域。
司马飘雪看到了许多随葬品。这些随葬品多是些金银珠宝、玉石书画、丝织锦锈与精美的瓷器。如唐代的对马纹锦、三彩瓷等。就连地面铺砌的地砖,也是江南御窑精工烧制的。然而,在目前,这些东西对于司马飘雪目前的处境来说是毫无意义的。
司马飘雪翻看着随葬品中那些竹木纸简册,文书以及绘画,书法作品等,如钟繇、王羲之的笔墨字迹,其纸、墨都如新写成的一样。司马飘雪很快就认出了举世闻名的王羲之手书的《兰亭序》真迹。
然后,司马飘雪就幸会了著名的秦王李世民陛下。
头戴皇冠的李世民尸体为玉棺所护,形象栩栩如生。李世民的皇冠是用纤细的金丝编织而成,两条翻舞戏珠的金龙盘据在皇冠顶上。
司马飘雪站在秦王李世民玉棺面前久久沉思。
他想起李世民那些不朽的文治武功,想起他在“玄午门之变”,兄弟相残时的心狠手毒,也想起“贞观之治”带给他的赫赫荣名,可这些都转眼成空。
如今他就躺在这里。他昔日的光荣和威风到哪里去了?他的至高无尚的权力到哪里去了?
他那些永垂不朽的文臣武将们也在这里,同他一样永远地沉默了。
那个一肚子治国安邦妙计的魏征先生再也不能对谁犯颜直谏了,他那张利嘴曾不止一次地将主子李世民陛下气得暴跳如雷。要不是那个贤皇后,这位魏大丞相不管有多少张脑袋,也早让李世民砍完了。
可如今,他本人再也不能说话了。他的人民曾经载了大唐王朝这艘光辉灿烂的大船,可后来又将它颠覆了。魏征先生曾经预料到这一点,可也照样挽救不了它的覆亡。
还有单鞭夺槊、舍生救主的尉迟恭;学富五车的孔颖达;智勇双全的李靖;性子火爆、以三板斧令敌人丧胆的程咬金,他们都不在了。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然而,举世闻名的昭陵对“中原第一剑客”并不友好——在这个巨大的坟墓里,前来接待司马飘雪的唯一有生命的东西是蛇。
在唐太宗安息的地方,差不多每个墓道里都有蛇,大量的蛇。因为从来没有见过天日,这些蛇的样子都有些异乎寻常:又大又肥,浑身还磷光闪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