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部分(第2/4 页)
渡过黄河后,要是仅仅是收复燕云之地的话,那也太对不起人了,因为还有大量的国土需要光复,东北、西北、西藏、新疆等地从秦汉之际就是中国的领土,现在却是境外之地,应该乘大胜之机一举光复。
再者,收复燕云之后,蒙古人地残部必然会向北撤退,会撤到大草原上去,利用广漠的草原休养生息,等到实力恢复得差不多了再向南进攻,企图恢复以前的霸业。 这点,历史已经很好地给汉人上了一课,也先南下,上演的“土木堡事件”连明朝的皇帝都给活捉了。
因而,趁蒙古人大败之际,元气大伤之时,集中大军深入漠北,进行战略追击就成当务之急。 战略追击的重要性,熟悉历史的李隽当然不会忘记汉武大帝所做的事,漠北决战后,匈奴主力被歼,国内很多人以国力大耗,“户口减半”“马匹短少”为由,上书汉武大帝要求不要再打仗了。 汉武大帝不为所动,集中全力进行战略追击,虽因霍去病病死,卫青未再带兵,汉军的胜仗不是太多,最终还是把匈奴给拖垮了。 当然,汉朝的代价也很大,但是汉朝耗得起,而匈奴却耗不起。
现在,虽然华北还没有光复,但是李隽已经面临着当年汉武大帝进行战略追击地局面,决不能给蒙古人休养生息地机会,进行战略大追击有绝对必要。
这些问题归结到一点,那就是要渡过黄河的军队会很多,在中原地军队除了留下一些剿匪、恢复治安以外,都要北渡黄河,或去东北,或去西北,或去西藏,或去新疆,或去漠北。 要把百万大军渡过黄河,绝不是朝夕之功,饶是南宋的海军够强大,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先渡过去一部分,攻占一些城市,用一个军事术语来说就是夺取一些有利的桥头堡,是眼下应该纳入行动的大事。
李隽接着道:“眼下的另一件事,就是我们应该把进军东北、西北、西藏、新疆和漠北也要纳入议事日程。 虽然这些事还不是我们眼下的当务之急,也应该在考虑之列了。 ”
众人以无限钦佩的口吻道:“皇上圣明。 ”他们说得非常振奋。
东北、西北、西藏和新疆在秦汉之际就给收入版土,只因为唐末战乱才分裂出去,宋朝无能没有把这些固有领土重新光复,而李隽决心光复这些领土,的确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喜事,由不得他们兴奋。 不要说廖胜功他们高兴,要是宋人真的能把这些地方光复,后人也是热血如沸。
“现在,我们就来议议,如何收拾旭烈兀。 ”李隽最后言道。
第三卷 汴京篇 第七十四章 围歼旭烈兀(中)
第三卷 汴京篇 第七十四章 围歼旭烈兀(中)
“可汗,伊儿汗又来信了。 ”亲兵队长把手里的信递给别儿哥。
别儿哥接过,拆开看了一遍,苦笑道:“伊儿汗,不是我不帮你,是我现在自身难保。 我带领几十万军队来到大草原,没想到居然遇到马瘟了,我们的战马十之**病死,好好的骑兵现在变成了步兵,你说,叫我怎么帮你?没有了马,我们蒙古人还怎么打仗?伊儿汗,你应该向成吉思汗祈求,请成吉思汗保佑你。 ”
旭烈兀和别儿哥商量好了,由旭烈兀带领一支军队先期出发,别儿哥率领军队随后跟来。 自从两人和好之后,别儿哥还是说话算话,旭烈兀出发没多久就率领军队赶来。 别儿哥是钦察汗国的可汗,自从拔都西征创建钦察汗国后,钦察汗国主要是现在的俄罗斯人,他从北边赶来,自然要经过蒙古大草原。
蒙古人是从大草原出发,踏上征服世界的征途,按理别儿哥的行军是回家似的愉快,一开始也的确是这样。 可是,好景不长,别儿哥到了蒙古大草原,下令全军休整,其实他是多年没有回蒙古大草原,想好好休息一下。
可他哪里想得到,他不休息还好,这一休息可不得了,因为蒙古大草原上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出现不计其数的老鼠。 这些老鼠因为天气太冷,给冻饿而死,其中不少死在草里,牧民用草喂牲畜,没过多久。 整个草原上就是瘟疫流行,牲畜大批死亡,特别是马匹,死亡率高得吓人。
别儿哥流年不利,居然赶上马瘟,他的战马要想不死都不行了。
当然,别儿哥是万万想不到。 这都是李隽策划地细菌战。 经过周密策划,南宋把那批为数不少的带有病毒的老鼠运到蒙古大草原上。 草原上的马匹还有不倒霉的。
李隽策划这起细菌战,其本意是要减少蒙古草原上的马匹数量,从而达到降低蒙古军队战斗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