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部分(第2/4 页)
聊。”
区万洋岂敢说半个不字?连忙和赵秀波亲自动手,从其它办公室搬来几张椅子,安排大家都坐下。
坐下来的苏望一指区万洋道区副校长,请你说说禾山中心小学的情况。”
“好的苏县长。”区万洋清了清嗓子便开始汇报起来。“禾山中心中学,前身是禾山乡禾山村小学,根据县委、县zhèng ;fǔ关于我县基础教育战略规划,县zhèng ;fǔ于1998年12月投入一百一十万……”
“我校现在拥有四百九十二名在校学生,教职工二十四人,其中教师十九人,本科学历两人,大专学历六人……我校在县教育局、禾山乡党委、乡zhèng ;fǔ和学区的领导下,遵照县委、县zhèng ;fǔ制定的我县基础教育建设战略指导思想……,我校取了骄人的成绩,1999年升学率为xx,考入县一中xx人……”
区万洋一口气讲了差不多七八分钟,苏望一直都在静静地听着,不发一声。区万洋讲完后,翼翼地对苏望道苏县长,请你指示。”
“诸位老师,我刚才在教学楼听过你们上课。课上的好不好,我是个门外汉,不如何评价,但是我能用心去体会和感受。”苏望的话很平和,不缓不急,比起刚才区万洋的发言要轻松缓和多了。
“去感受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互动的气氛,体会老师对学生的期盼和关怀,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亲近。让我欣慰的是,在禾山中心小学,我能感受和体会到。”听到苏望这带有肯定的话,区万洋、赵秀波的脸上都泛起兴奋和激动。
苏望扫了一眼在座的老师,继续说道来到禾山中心小学,让我有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我的姨父是中学数学老师,姨妈是小学语文老师,我从小就是以教师家属的身份在校园里长大,也曾经是老师们头痛的害虫。”
说到这里,苏望自嘲地笑了起来,而老师们也发出低低的轻笑声,气氛变得越来越轻松了。
“看到你们,我想起了当年我读小学时的老师,差不多快二十年了,我几乎都快想不起老师的面貌,想不起她曾经教过我,拼音,还是九九乘法?但是我永远都会记住,我从她那里学到的人生第一课,真诚、乐观和善良。”
说到里,苏望挥挥手,用很坚决的语气说道有人说大学教授最值得尊重,因为他学识最渊博,中学老师最值得重视,因为他影响到孩子高考。很少有人提及到小学老师,似乎她无所轻重。但是我说,小学老师才是值得最重视、最尊重,因为她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直接影响到孩子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顿时,办公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好几位老师眼里都隐隐闪烁着泪光。
苏望连连挥手示意,这才让老师们慢慢恢复平静,“教书育人是你们的专业和职责,而我的职责是保证你们能够享受到应有的待遇,从而专心致志地工作。在这里,我需要冒昧地向你们提一个问题。”
“这位老师,你能提供十张空白纸吗?”无错不跳字。苏望转向那位十岁的女老师问道。
“能,能。”女老师连忙拉开抽屉,在里面忙乱地翻了一阵,终于拿出一叠信纸。
苏望心里已经数过,办公室里有五位老师,他扯出五张空白信纸,折叠好,然后分别递给五位老师。
“老师,能否将你们上个月拿到手的收入,包括工资、津贴、奖金全部在内,写在这张纸上,折好后再给我。”
很快,老师们将各自的收入都写好了,折好后递回给了苏望。苏望一一接过,然后对照着本人看一眼,记在心里,然后把信纸又折好,最后一起递给了范海阳。
“根据统计局统计数据,1999年我县城镇老师平均工资为五百二十六元,乡镇老师平均工资为四百一十二元。中间有一百元左右的差距,根据县委县zhèng ;fǔ计划,准备到今年十月份,乡镇老师平均工资与城镇老师平均工资持平。”
听到这里,在座的老师都兴奋地忍不住互相接头接耳低语起来,区万洋连连咳嗽几声,老师们这才反应,连忙端正坐好。
苏望毫不在意地笑了笑,停了一下又问道老师们,请问今年你们的工资都按时发吗?”无错不跳字。
老师们都迟疑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愿开口答话。
“没关系,有就说,这又不是国家机密。”苏望鼓励道。
那位十的女老师鼓了鼓腮帮子,开口道苏县长,我们二月份的工资被拖到四月份才跟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