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页)
近70个月过去,还未见真正投入使用。当日邵氏投巨资兴建电影城,大家都以为SB即将重出江湖,六叔邵逸夫也曾公开承诺要继续拍电影,但这么多年过去,邵氏电影拍摄计划虽然多多,拍成的就寥寥可数。《Laughing Gor之变节》算是邵氏最新力作,虽然颇为卖座,但因炒TVB热门剧集《学警出更》冷饭,沿袭邵氏一贯的摄制仓促寒酸而遭诟病……再者,邵氏既然重出江湖,下一部戏又何时开拍呢?
如果认为邵氏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停产是“明智之举”(有些评论所谓的成功避开十年后港片低谷期),倒也无可厚非;但如果十年前砸重金购入将军澳兴建香港数码影城(至今仍不见真正落成使用),只是为了结与嘉禾的旧怨,就未免太过狭隘小气。六家香港电影公司联手行动,本来是难得一见的“团结”,但若目标仅是打败嘉禾,并无真正对香港电影事业有益的“合作”,是否有鼠目寸光之嫌?古语云“唇亡齿寒”,谁又敢保证自己不变成下一个“橙天嘉禾”?坐拥数百亿的寡头若真爱电影,就该出手救亡,这才是带头大哥的作风。香港电影,真的需要大公司来撑!
附录:城头变幻大王旗: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香港电影公司(1)
香港最早的电影公司可以追溯到1913年,是由当代影星黎姿祖父黎民伟创办的“华美影片公司”。该公司摄制的唯一作品《庄子试妻》亦是香江首部真正意义上的本土电影。但此后30余年间,基于多种因素(时局、资金、技术、设备等)影响,香港电影业发展缓慢,几乎没有产生形成规模的制片机构,即便是后来名闻世界的邵氏公司在当时也不过是上海“天一影片公司”的香港分厂而已。待到1941年,日军侵占香港,香港电影业更完全陷入停顿状态。
抗战结束后,香港电影得以复苏并迅速发展,“大光明”、“大中华”、“长城”、“永华”等电影公司相继成立。其中尤以李祖永于1947年创办的“永华影片公司”最具规模,这家公司建有两个摄影棚及黑白洗印间、配音间、写字楼等现代设施,虽然远不能与如今的电影公司相比,但在当时却堪称香港有史以来第一间大规模的现代化制片机构!
“永华”初期极有声势,创业作《国魂》和《清宫秘史》不仅引起国内巨大轰动及长时间的政治争议,还受到南洋华人观众的热烈欢迎。本来只想玩玩票的门外汉李祖永初尝甜头,岂能罢手,对拍电影的兴趣竟然和他的大烟瘾一样再难戒掉。可惜好景不长,“长城”和“凤凰”的迅速兴起,对“永华”造成极大威胁。加之“永华”影片的发行代理存在诸多问题,竟令公司经济状况每况愈下,纵使又拍了《春风秋雨》、《金凤》、《拜金的人》、《玫瑰玫瑰我爱你》、《翠翠》等传世佳作,依然未能挽回衰败趋势。
时至上世纪50年代,由于受到内地共产党新政府的影响,香港影人同样分出“左右”政治立场。合称“长凤新”的长城、凤凰、新联三大制片机构成为左派电影人的大本营,其他电影公司亦多有左派分子。1953年,“永华”老板李祖永遭到公司内部左派影人的组织批斗,被港督政府插手干预,之后采取行动将司马文森、刘琼等20余位左派电影人驱逐出境,沉重打击了香港影界的左派活动。而在这一时期,台湾逐渐取代内地成为香港电影的主要市场,出于政治因素,“长、凤、新”出品的电影一律被台湾当局拒之门外。不过,这三家左派公司因与内地政治统一、经济合作,主要制作以内地为题材的商业电影,又有内地资金支持,依然保持运营及创作的旺盛态势。
反观完全靠资本家李祖永一人独撑的“永华”公司却江河日下。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李祖永将“永华”片厂抵押给新加坡的“国泰”机构,但最终因无法偿还债务走向没落。1956年,素有雄心的“国泰”大亨陆运涛接收了“永华”的厂房和设备,创立“国际电影懋业公司”(简称“电懋”),开始拍摄大量高水准的国语电影,深受观众欢迎。再者,“电懋”还通过新加坡国泰机构的强大发行网,将本公司的影片打入东南亚及欧美华人地区,利润回报相当可观。如此一来,“电懋”不久便成为当时国语制片界的霸主。
众所周知,现在的香港电影皆是粤语发音,内地观众看到的则是后来配上去的国语版本。香港的青年观众习惯了看粤语片,所以对2004年上映的本土制作《大城小事》居然是国语发音而大惊小怪。其实,香港上世纪30年代末期至70年代中期一直维持着“国语片”与“粤语片”并行的制片体系,因为40年代的抗战和内战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