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1/4 页)
大秦的确变了。
陈平在参加反叛之前,也是大秦的良好子民。可那时候的大秦不是这样。秦始皇苛捐杂税极重不说,每年所需要的劳力就数不胜数,四野到处是哀鸿,何曾见过这样的悠闲景象。
那些孩子虽然瘦弱,但他们身后的大人都面带着笑意。陈平想不出这面黄肌瘦的农民为何这样高兴。上前问了问才知道,原来每家都按照人头分了土地和谷粮的种子,只要到了开春,种子落地,明年就不用再挨饿。
是大秦皇那个年轻的皇帝给了这些面黄肌瘦的百姓一个希望,他们才这样安静,不去思量造反。
说道造反,这些面黄肌瘦的百姓更是恨的咬牙切齿,指着武关之外,刘邦大营方向咒骂道:“那群生了孩子没屁。眼儿的反贼,若不是他们来武关骚扰,李元将军就要带着咱们去城外开垦荒地。开荒啊,那可都是没主的土地。将军传了皇帝的命令,谁开多大的地,那块地的使用权就归谁。别看老子瘦弱,要不是那群没屁。眼儿的造反,老子早都开成地主老财了。”
陈平听着百姓们阴毒的诅咒,第一次觉得造反好像真的不对。他对着不断咒骂的百姓拱了拱手,回到居所想了半宿才睡着。
吃得饱,睡的好,百姓有希望,这不就是他曾经理想中想要的日子。
不行,我今天就要回去禀报刘邦和萧何,告诉他们,大秦皇帝说话虽然生硬,但是绝对没有什么阴谋诡计。如果要投降,还是赶紧的好。那些百姓都等着出城开荒呢,咱们这样给人家添堵,也不对不是。还有那个年轻的小皇帝,说话虽然硬气,可自己怎么反倒有些佩服心折。
陈平叹息着,那个好人不希望生活在太平盛世之中。这事儿得办了,不为别的,就为了武关城那些面黄肌瘦的百姓也要加快速度了。小皇帝说的对,都是炎黄后代,没事儿打什么打,好好过日子才是正经。
第298章封功台
睡了个好觉,吃过早饭。陈平就和李元告辞,离开了武关城。
和来时候阴郁的心情大不一样,陈平从胡亥的言谈举止之中看到了满满的诚意。接下来就要看沛公刘邦是不是真的愿意投降大秦。
这一夜,陈平睡的很香,可是刘邦等人在武关城外却是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就连一向心大的樊哙都没有睡意,瞪着大眼睛望着漆黑的夜色,也不知道再看什么。
早晨,陈平的身影就出现在了刘邦的大营门口。他去武关城的时候,是走着去的。为的是一旦秦军翻脸,除了自己这条命,秦人什么也别想得到。
可如今回来的时候,却是骑着一匹高头战马。从生意经上来说,陈平这是赚了。生生的就赚了一匹高头大马。
早有军兵把陈平的战马接过。陈平等不得通报,直接向刘邦的大帐走去。
大帐之中,萧何、曹参等人早就到了,见陈平进来,互相都没有客套。直接让陈平说说情况。
“我见到大秦皇帝了。的确是秦二世皇帝胡亥。”陈平喝了一口水。武关到刘邦的大营虽然不远,但他也跑的口干舌燥。
把胡亥所说的招安事宜说了一遍,末了说道:“沛公可以为沛县公爵,秦皇说了,咸阳和沛县你可自行选择居留之地。”
刘邦点了点头,对于秦二世不想要他的命感到很满意。到现在,他被李元牢牢牵制住,进退不得。刘邦自己都想不到这种情况下自己还有什么利用价值,值得胡亥大老远的跑来招安。
一个沛县公的爵位,且是世袭罔替。这种荣宠已经超出了现在的刘邦的认知。他很满意,毫不掩饰的满意。
既然主将刘邦都满意,那就没有人说其他的。毕竟军中大多数人都是跟随他们从沛县出来的,沾亲带故。真的硬扛下去,恐怕死伤不少,没法和父老乡亲们交代。
大事敲定,信使的来往自然就不少。武关城和刘邦军队仿佛搞起了联谊会一般,信使穿插。
行宫之中的胡亥对眼前的形式很是满意。他很庆幸自己是在刘邦没有滋生出野心之前就把他招安了。一旦刘邦成长到后期,那是绝对不可能招安的。别说他,就是萧何、曹参等人,如果到了后期,想要招安也是断然不能。
如今一招棋走对,形式一片大好。
当刘邦决定投诚的消息传开之时,无论是城外的叛军还是城内的大秦军民,都异常高兴。整个城中热闹非凡,仿佛过年一般。
选了个良辰吉日,李元带着大秦甲士来到刘邦大营,先是下了军中所有人的兵刃武器。然后让那些曾经的叛军列队,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