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页)
非辛耍��敫鸪洗�����畋硇欢鳌*�
葛诚说:“遵命。”�
等葛诚走过去了,徐王妃已经看出朱棣在葛诚面前做戏,就问:“难道你的长史都不可靠?”�
“可疑。”朱棣说,当今天下,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燕王府的事时常泄露,一定是有人为朝廷 探风,不得不防啊,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啊。说罢站起来要走。�
徐王妃问他要到哪里去?�
“当然是大庆寿寺,去见怪僧,”朱棣说,“再约上那个妖道,我有这两个怪僧妖道,就不愁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永乐大帝》第八章(1)
朱允炆可能是个好孙子、好哥哥、好人,但未必是个好皇帝。仁孝当然好,但与治国平天下挨不上边。燕王不忧找不到口实,忧的是开了头怎样收场。杀鸡给猴看,猴子未必怕,那么试试杀猴给鸡看又如何?
一
方孝孺在拥塞着图书典籍的书房灯下秉朱笔阅卷,这是太学里皇族学子的卷子。�
女儿方行子提一把双刃剑进来,一身短打,一脸汗水。�
方孝孺略侧目看了她一眼,轻叹一声:“世人称为父是天下读书人的种子,可我这种子在自己家里却不能生根发芽,你偏要违拗我的意愿,去耍枪弄棒。”�
女儿有她的一肚子牢骚,皇上又不允许女流去科考,她以为真不如唐朝,武则天还开过女科呢。方行子的口气很大,真让她下场,她说中两榜,殿试时与皇上对策,也不是什么难事。�
方孝孺放下笔,说:“嗬,好大的口气。”他认真地打量一眼女儿,不禁叹息连声,他还不了解自己女儿的学问吗?说真的,方行子这话还真不是诳语,可惜她不是个须眉男子呀。�
方行子绞了一块湿巾擦着脸,向案上扫了一眼,问:“给你的太学生们批卷子呀?”顺手拿起一张,粗看了一下,笑道:“这字,写得如蟑螂爬的,文理也不通,谁的卷子呀?”�
还能有谁的?这是令方孝孺头疼的人,原来是燕王次子朱高煦的卷子。不过,方孝孺认为,也不能一概而论,别看他文理不通、字句不顺,却才思敏捷,有灵气,又喜欢练武,可与方行子为伍。�
方行子笑了起来,认为父亲是在贬低她:“我可不是不能文才武的呀。”她给父亲冲了一壶新茶,问道:“皇上把燕王三个儿子留在京中不放回去,燕王会怎么想?这不是当人质了吗?”�
方孝孺警告女儿不可乱说,留下就读,也是好事呀,怎么能说是人质呢。�
方行子弦外有音地说:“父亲官虽不大,大事小情却得到皇上垂问,我希望你多给皇上出点好主意。”�
“这叫什么话!”方孝孺说,“好像我尽出坏主意似的。听你这口气,你好像有什么好主意,不妨进献啊。”�
方行子说她可不管这闲事,治国安邦之事,自有肉食者谋之,我何间焉!�
方孝孺开玩笑,他这肉食者碗里有肉,他女儿也自然不是素食者呀。�
方行子笑了起来,她说她总有一种担忧,觉得建文皇帝虽然明仁孝友,却太软弱,难成大事,比起雄才大略的开国皇帝差远了。�
方孝孺说,不能这样讲,各有千秋,各有短长,一国之君,仁孝是本。建文皇上十四岁的时候,他父亲背上长了一个毒疮,流脓流血,痛苦不堪,皇上就用嘴为父亲吮吸毒液,一般人做得到吗?�
方行子认为,这充其量是个孝子,和治国平天下挨不上边。�
方孝孺说:“非也。你知道太祖高皇帝是怎么评价他的吗?太祖说,有这样好子孙,我还犯什么愁呢?”�
方行子说:“这就是太祖高皇帝最终选择了他继承大统的原因吗?”�
方孝孺说,可能是这样,但不是根本原因。建文帝父亲朱标亡故时,他五天五夜水米不沾,决心为父服丧三年以尽孝道,是太祖皇帝不允,才作罢。朱允炆对同辈也极为友爱,为抚育三个弟弟,白天与他们一起读书,晚上与他们同眠,太祖深为感动,还特地为这事写过诗,方孝孺还记得其中的两句:兄弟相怀本一身,祖孙继世宜同德。这是对朱允炆很高的嘉许啊。�
方行子也听说一些,朱允炆给祖父倒夜壶什么的,她颇不以为然,她还是那句话,朱允炆也许是个好孙子、好儿子、好哥哥,好人,但未必是个好皇帝。�
方孝孺很反感,皱着眉头问她,这可奇了,依你说,好皇帝该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