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页)
玉,气度雍容,古风年轻英俊,穿了套白色衣服,一黑一白,十分醒目。
二人进入场中,立刻赢得无数赞叹。
翠柳池畔全是一片绿草如茵的草地,柔软整齐,恰似铺上一条绿色的地毯。
会场的入门处,正是前门总管柳景亲自率领十八名彪形大汉,站在门边迎接各路英雄好汉。
站在柳景旁边的,是上次在张家口会过一面的谷鼎。
枣面人也在,但态度已大为恭顺。
谷鼎远远望见董卓英和古风二人行来,忙趋前一步说道:“董、古二位少侠,欢迎光临!”
董卓英含笑道:“谷兄今天可忙了,到的客人不少吧!”
谷鼎恭恭敬敬的答道:“时辰还早,还不到一半呢!二位是本庄的贵宾,奉庄主交代,特致欢迎!”
说着,就亲自引导进入草坪,请二人坐在西首第一桌首席上。
原来草坪上的酒席,排列成八卦形,分成八路,每一路的第一桌,围绕着一个圆环,圆环中摆设一座木造天坛,高逾二丈,雕工精细。
董卓英抬头回顾,只见坐在他右侧第一桌首席的,是一位身穿宝蓝长衫的年老员外,须发如银,却正是南义马荣宗。
坐在他左侧第一桌首席的,却是一个乌簪高髻,灰袍白袜的道人,长得鹰鼻深腮,年纪虽在中年以上,头上却是白发苍苍了。
从道人再过去,又是一路的首席,坐的是一位相貌庄严的老者,却是北侠宋世彬,想不到他二人同时来参加。
可是和他同席的还有一位高顶尖嘴,红眼长臂的老者。
古风对那位老者,看了忍不住想笑,观其形,确实带有七分猴相。
董卓英悄悄对古风道:“你知道他是谁吗?”
古风摇摇头。
董卓英道:“这位老者,足迹甚少踏入中原,不知道他为何会来赴这盛宴。”
古风一时好奇心大起,问道:“他是谁?”
“此君乃是久居天山南麓大圣崖的仙猿方承基。”
“哦!难道今天的英雄宴,有什么目的?”
“这就不知道了!”
这时,陆续的又有不少的客人来到,武功出众,尊为一方之雄的都是被引导入席,其次的就各自找座位自行坐下。
但他们多数对方承基窃窃私笑不已。
董卓英目光四下巡视,希望能够看到司徒业的影子,但就是找不到。
他微感失望,心想,也许他等一下会来。
渐渐地,各桌都坐满了客人,一共是四十桌。
午时已届,悠越的钟声响起,一连敲了三下。
天坛的顶端,突然展现出十个金色大字:“煮酒论英雄,英雄在座中。”
这十个金字甚为讨好众人,立时博得如雷的掌声乙接着,那十个大字倏地隐去,又出现了八个大金字:“以武会友,强者为尊!”
这八个字一出现,场中有的鼓掌,也有的发出不同意的议论声。
然后,八个金字不见了。
跟着又出现了十个大字:“玉牌嵌金鼎,送与有缘人!”
这一次博得全场最热烈的掌声。
董卓英眉头深锁,他无意于什么金鼎的,原只想早一点在会中打听到司徒业的消息,马上就辞谢离去。
现在事情有了演变,演变成尔虞我诈,大家各以武功相拚,谁还有什么真心诚意赴这场盛会?就在他暗自长叹之下,天坛上的字又变了:“恭请董少侠出座主持。”
董卓英大惊失色,望着那一列字体,脑海中干头万绪,思潮汹涌,不知是接受还是不接受的好。
古风在旁,笑逐颜开,他打气鼓励道:“千百人中选上你,一切的荣誉也属于你,快出去吧!”
董卓英依然冷若冰霜地不太感兴趣,骂他道:“这可能是一石二鸟之计,你高兴得未免太早了一点。”’古风不服气的道:“管他娘的那么多,船到桥头自然直,干了再说!”,二人正在小声辩论,突然大厅中一片肃静,人人引颈望着草坪东侧方向,坐在后边比较远的人,很多站了起来。
只见谷鼎又引导四个人走进圆环内圈的首席。
群豪看这四人时,走在第一位的是个白眉老僧,面目慈祥,龙形虎步,不怒而威,手中持着一根黄杨木的禅杖。
跟在后面第二位的是一个黑发白眉毛的道人,态度安详,步履从容。
这一僧一道,看样子都是德高望重的有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