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部分(第1/4 页)
“万一漠南诸胡在柔然、敕勒挑拨下发动叛乱,燕国费尽心机构筑的北方屏障将有可能全面丧失。在漠北、漠南诸胡联合起来的疯狂反扑下,北方安危将不得不寄托于阴山、长城防线。”
“然而阴山长城防线之前已被遗弃了数百年之久,自太兴二年被燕国收复后,便不断对其进行大规模整修,可距今不过才四年多时间,根本不敢说已修葺完善,其中还有不少隐患亟待解决。”
“如果再让胡虏南下推进至阴山一线,那燕国北疆边防压力将倍增,成天光是想着防备胡虏偷袭已不容易,哪里还有精力去整修长城防线?”
“因此,臣以为当下还是应该出兵支援漠南,不能让诸胡对燕国离心离德。”
鲁昌的提醒让卫朔意识到,漠南诸胡并未有想象中那么安稳。漠南草原毕竟与中原中原隔离多年,几乎从未有被中原王朝统治过,从很早的时候漠南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就长期处于独立状态。
直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击破匈奴后,华夏才在名义上对这片草原上取得统治权。但眼下距离汉武时代已过去太久,光是当年臣服大汉的匈奴都已灭亡,如今漠南诸胡对燕国究竟有多少归属感,卫朔也不敢抱太大希望。
正如鲁昌所言如今漠南初定、民心未稳,真要放任柔然、敕勒入侵漠南不管,难保漠南诸胡在损失巨大的情况下,不会投到柔然、敕勒怀抱,届时整个北疆形势都将发生重大变化。
“原本我以为要到秋季时漠北胡虏才会南下打草谷,没想到刚开春,柔然、敕勒便迫不及待南下,看来对方十分忌惮燕国啊。既如此北方战事就交给坝州都督府处置,枢密院抓紧时间向坝州调集部分物资与援军。”
“诺!”高瞻、温峤、鲁昌、韩寿等枢密院高层纷纷躬身应是。
“诸位,眼下北方草原形势大变,大家且说说,这会不会对周边形势产生什么影响?”
高瞻摸着下巴斟酌道:“如今外部形势对燕国来说再好不过,于东南而言,燕国与王敦隔淮河对峙。淮河天堑对南北双方来说都是公平的,即便王敦知晓北方胡族南下,他也不可能派兵突破淮河北上。”
“更何况,在徐州之战中,被王敦寄予厚望的羯胡骑兵被辽东铁骑摧残得七零八落,没有骑兵部队,王敦绝没有胆子北上袭击淮北。”
“再者,王敦与朝廷之间矛盾重重,北方形势再有变化,王敦也不敢轻举妄动。”
“最后燕国水师也不是吃素的,王敦若要趁火打劫,须先击败燕国水师防线。”
经过十多年发展,燕国上下几乎是从无到有地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水师,这支水师数年前便扬威于海上,实力上完全不下江东水师。
而且随着燕军进抵淮河沿岸,水师已派出由小型战船组成的内河舰队,专门用于长江、黄河上的巡逻、警戒。
“其次在东北方向上,形势上对燕国而言或许有点儿不利。自去年主公提出领土交换的计划后,高句丽尚未做出任何反应。难保美川王听到北方有胡虏作乱后,拒绝主公提议,到时说不定还得与高句丽打上一仗。”
自从西安平大战美川王仅以身免后,高句丽便熄了向辽东扩张的野心。十多年来,依靠着美川王、仓助利两人精心经营,高句丽国力渐长,更是越过长白山、大同江南下攻取了不少三韩土地。
之前大晋与高句丽相安无事并非是因双方关系有多好,而是因燕国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平定胡患上,而美川王则集中精力整顿内政。
但是高句丽与大晋之间存在领土纠纷,根本没有任何和解的可能。
若是单独对抗燕国,高句丽必然没有信心,但眼下北方柔然、敕勒作乱,谁知美川王会不会趁机谋取更大利益?
“高句丽应该没胆子拒绝主公提议,去年我们与石勒大战正酣,高句丽不也很老实?这就是小国的悲哀,除了依附大国而存外,别无出路。臣以为,高句丽使者应该就在陆上,也许用不了多久,大王就将接到高句丽传来的好消息。”
谁知高瞻话音刚落,却见郭诵从外面匆匆走入,手中拿着两份军报突然玩笑道:“主公,眼下臣手中有两份军报,其中一喜一忧,不知您想先听哪个?”
卫朔闻言一愣,再一想到最近似乎有点儿走霉运,便忍不住调侃道:“还是先听好消息吧,正好可以冲冲霉运!”
郭诵满脸喜色道:“禀大王,高句丽已同意交换领土之议,不日将举国迁至三韩半岛。”
卫朔总算听了件好消息,顿时喜形于色,又一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