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部分(第1/4 页)
“眼下成汉、江左、辽东三足鼎立,辽东联合其中任何一方都足以灭掉第三方,相反成汉与江东合流同样有实力与辽东抗衡。因此为了保证未来灭成汉计划顺利,辽东暂时需要江东这个盟友。”
“如果此时主公上位,江左朝廷必然与辽东决裂。朝廷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难保不会与王敦妥协,一旦让王解决了内部威胁,他必然不会坐视辽东灭掉成汉。到时面对成汉、江东联盟,我辽东岂非要重蹈三国对峙之覆辙?”
“大年汉末三国对峙数十年,几乎耗尽了华夏元气。以至于大晋统一天下后,几乎无力对外打击外族,而这恐怕也是朝廷大肆招抚诸胡的原因,最终也埋下了五胡乱华的悲剧。”
“假若主公暂时不上位,这样一来辽东与朝廷之间维持着脆弱的平衡,利用天子之力牵制王敦,使其不能在辽东平灭成汉时施以援手,至少不能将全部精力用以支援成汉。”
“故而臣以为辽东当务之急应该是趁着江东自顾不暇之际立即南下取蜀地、灭成汉!”
不得不说高瞻建议很有前瞻性,只要能顺利灭掉成汉,那江东就不足为虑。
但是并非只有高瞻意识到成汉的作用,郗鉴同样意识到成汉对江东的重要,在他看来,未来江东若想实现划江而治的政治局面,那么保证成汉独立将是重中之重。想到这儿,郗鉴立即代表江东秘密会见了成汉使节范贲与李寿。(未完待续。)
第588章 成汉与江东
莫含坐在旁边,沉吟良久,这才说道:“主公携灭羯胡之功晋封燕王之位,若再得灭成汉之功,恐将封无可封……”
“升官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这倒也是。”
莫含微微颔首,语气之间拿捏着分寸,“只是臣下有一言相问,若将来主公升无可升,将作何打算?”
面对最相得的幕僚,卫朔不会拿虚言来安抚对方,那样只会伤了心腹的忠心,他想了一会儿直言道:“时机成熟,我绝不会优柔寡断。”
闻言莫含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其实不止是我一人想拥主公上位,在辽东很多人都有这个想法。眼下辽东众寒门士子一身干系皆寄于主公,也只有主公才能保障大伙儿的富贵、权势。建邺那个天子看不到寒门士子的贡献,更不会替一众寒门士族考虑。”
“尔等心中顾虑,某早已明了,且跟大家讲明,让大家把心放到肚子里。”
卫朔这暗示已经很明显了,就差没有直接对着莫含嚷嚷说要做皇帝,别说这不附合卫朔性格,更何况华夏传统讲究的是三辞三让,绝不能搞得像明火执仗似的。
说起来他并不反对登上皇位,毕竟在古代这种没有人身安全的时代,唯有至高无上的皇帝之位才是最安全的。
否则作为臣子,权力越大越危险。他可没信心交出辽东大权后,天子与世家会大度的放他一条生路。
但正如高瞻所言,眼下时机未至。
“原本臣以为灭掉羯胡之后将是主公上位的最佳时机,但现在看来似乎灭掉成汉后更适合主公登基上位。到时辽东实力够了,而主公的威望也能让天下人认可,登基上位遇到的阻力或许更小。”
“世容乐观了,其实并非天下人全都希望我上位,只有辽东人才是心甘情愿。”
卫朔沉声道,“如今刚有风声传出,就有人极不情愿,也有人隔岸观火。所以绝不能得意忘形,轻率行事。”
……
“丞相,你说此次燕王单单将我成汉排除在外,到底是何意图?”
范贲沉思片刻,语气忧虑道:“以某之见,怕是辽东有图成汉之意!如今燕王全取淮河以北土地,华夏传统版图就只剩下蜀地与江东尚未收复。而江东为晋室直属地盘,若无完全把握,辽东绝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进攻江东。”
“反而辽东进攻成汉就不会有那么多顾忌,只要攻灭成汉,占据蜀地,辽东就会占据全面上风,与数十年前大晋统一天下之策略一样。”
范贲看了一眼满脸震惊的李寿,继续道:“两年前,某与太傅拜见大司马时,临走时大司马曾警告成汉,在天下大势底定后,不要不识时务。如今看来,辽东是要逼成汉不战而降啊!”
“辽东欺人太甚,成汉是我李家父祖两代人呕心沥血打下的江山,如何能拱手让与他人?大不了与辽东一拍两散,我不相信凭成汉十几万大军,再加上蜀中地理之便,难不成还打不过辽东军?”
范贲可没李寿那么乐观,蜀中地理固然是抵抗外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