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部分(第1/4 页)
是。只要将胡虏这些年在中原犯得罪孽公布出去,我看这些人还有什么脸面替胡虏叫屈。”
“对了,几位先生,洛阳公祭一事准备的怎样了?”
“已准备的差不多了,前前后后辽东已在河北、中原一带俘虏了超过四十万羯胡,正在不断往洛阳聚集。同时以石勒、石虎为首的羯族贵族、将领也在押解途中,差不多再有月余时间就准备就绪。”
“嗯,很好,这次我们要将华夏境内的羯胡处理干净,决不能留下一丝后患。”
“主公打算怎么处置这些羯胡?”
“洛阳城外北邙山上炎黄二祖塑像已接近完工,等冀州稳定下来后,我将移镇洛阳,到时将祭祀炎黄二祖,那些羯胡不就是最好的祭品?”
卫朔之所以坚持将羯胡灭族,除了替罹难的中原百姓报仇外,最大的原因是他知晓在原本历史上羯胡曾给华夏带来多么沉痛的灾难。
史书记载,作为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羯人石虎,在称帝后曾发男女16万,运土筑华林苑及长墙于邺北。
“时逢暴雨,漳水水涨,死者数万人;他已有多处宫殿,还不满足,又驱汉丁40余万营洛阳、长安二宫,造成尸积原野;修林苑甲兵,50万人造甲,17万人造船,死亡超过三分之二;夺汉女5万入后宫肆意变态凌杀污辱之行,其间由于负妇义夫的反抗,死者不计其数;”
以至于当时“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此后,武悼天王举兵斩杀了大部分羯胡后,仍有部分羯胡余孽侥幸逃过惩处,结果这部分羯胡在得到机会后竟又再次作乱华夏。
公元528年,羯酋尔朱荣造反,压抑久了的尔朱荣疯狂地杀着鲜卑人。
但最终在公元530年被魏孝庄帝所杀,随后便是鲜卑对羯人的种族屠杀。
公元547年,羯人在侯景的带领下跑到南方梁朝统治区躲避北朝的打击,梁朝政府接纳了他们,收为雇佣军。
但侯景却再次发动了叛乱,在江南实施血腥屠杀,使原本人口众多,千里沃土的江南变成赤地千里,尸骨遍地,杂草丛生的不毛之地(仅屠建康城就将全城4万户约20万人杀绝),史称侯景之乱。
后来,南梁大将王僧辩,召集陈霸先、杜龛、韦载等人率军讨伐,花了很大代价才扑灭叛乱。
自此羯族这一种族才在史书上消失。(未完待续。)
第580章 受封燕王
永昌元年八月十三,原本是很平常的一天,却因一道册封王爵的圣旨,让这一天对辽东而言而变得意义重大。
风尘仆仆的郗鉴经过数月艰辛赶路终于抵达襄国城,在这儿他受到了辽东上下热情欢迎。
“郗大人,欢迎你到辽东来。”温峤代表卫朔以及辽东上下专门前来迎接郗鉴。
“久仰温太真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郗鉴拱手回礼,两眼上下不断打量着辽东文武四巨头之一的温峤。他深知眼前这位才三十四岁左右的世家子弟,虽曾做过刘琨幕僚,但却深得卫朔信任与重用,在辽东有着巨大影响力。
“敢问太真,不知大司马何在?某身负皇命,职责在身,需尽快见到大司马,以宣圣旨。”
“呵呵,郗大人请随某入城,大司马与诸位同僚早在城内恭候阁下大驾。”
其实说起来,卫朔对于封王一事不是很热衷,而且这种封王又不是周王室那种封邦建国,只是有食邑的藩王罢了,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却挡不住其他人对此事上心,无论是以裴嶷为首等牧府官员,还是各地刺史、郡守等,无不对卫朔受封燕王一事抱有极大热情。
分封制自古有之,汉承秦制,继承了郡县制的同时,为了加强对各地的控制,高祖又推行了分封制。只是汉朝分封制下的诸侯虽仍然拥有巨大权力,但相比周王室分封的诸侯,其权力已被削弱很多。
而魏晋两朝承继汉制,自然亦有分封。
司马炎篡魏立晋后,更是将分封制推行顶峰,大肆分封亲族子弟为王。各个诸侯王不但享受丰厚的食邑供奉,还对封国拥有独立的军事、财政大权,这也为日后西晋灭亡、八王作乱北方埋下祸根。
其实司马炎大肆分封亲族为王完全是被逼无奈,西晋建立初期,司马炎的实力压不过世家大族,君臣实力对比,是明显的君弱臣强。
为了加强皇族力量,司马炎不得不大肆分封亲族子弟为诸侯,出镇地方,以加强皇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