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部分(第3/4 页)
司马承、陶侃、郗鉴等将领,这几个人要么是天子心腹,要么一向与我等不对付。尤其是郗鉴,其坐镇襄阳,恰好在武昌上游,若是其顺游而下轻易就可威胁我军后方。”
“主公其实郗鉴不足为虑。”邓岳突然开口道。
“哦?难道伯山有妙计可对付郗鉴?”
“嗯,主公,其实我们没必要太担心郗鉴,那郗鉴虽然骁勇善战,但由于他出身北地只擅长陆战,只要主公遣精锐水师进行拦截,定能将其威胁降至最低。”
“没错,主公,伯山说得非常有道理,郗鉴只擅长陆战,而江东水师主力眼下尽在主公手中,只要派出部分战船,足可将郗鉴挡在长江上。接下来重点是,大军该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拿下建邺?”
钱凤的话,让包括王敦在内众人忽然振奋起来,最后王敦忍不住问:“世仪可有妙计?”
“主公,若要攻取建邺就必须先取石头城,而石头城守将周扎一向吝啬、胆小。听说在周札的库房中,存有一批打造精良的兵器,他宁愿放在仓库中发霉生锈,却也不愿发给士兵使用,像他这样的人能有什么本事?”
“只要大军兵临石头城,臣敢保证周扎肯定不敢举兵相抗,到时只需大将军往城下一现身,还怕周扎不开门投降?”
王敦听了钱凤的话,顿时对叛乱一事信心倍增,不由笑道:“我有诸君相助,何愁大事不成?即便辽东军插手,我也不惧!”
沈冲闻言轻蔑一笑,故作轻松道:“主公多虑了,现在辽东正和石勒相争,怎么可能会在这个时候插手江东?”
钱凤闻言,亦附和道:“没错,我到觉得辽东也不太可能直接插手江东,且不说双方隔着浩瀚的大海,正如沈将军所言,辽东尚有石勒没有解决,大司马肯定不会冒着被石勒偷袭的危险南下江左。”
王敦听了,仍有几分忧心道:“说实话我最担心的就是辽东,若辽东插手江东纷争,我等可就要小心谨慎了。”(未完待续。)
第535章 王敦之乱
永昌元年,元月十四,就在江东百姓尚沉浸在新年气氛中时,一个震惊天下的消息瞬间引爆了江左。
大将军王敦在武昌以清君侧的名义誓师起兵,五万水陆联军乘坐战船沿长江直扑建邺。
王敦传檄各地,历数刘隗罪状:一说刘隗谗邪,陷害忠良;二说他大兴事役,骚扰百姓;三讲刘隗僭越过度;四是免良人奴;五是征发流人为兵;六是征发投刺王官之人为军官,造成民众愁怨;七是遥指朝廷,专权恣肆。
接着王敦又上书天子,请求朝廷将刘隗治罪,并表示只要将刘隗人头挂在建邺城头,他马上率军退回武昌。
最后王敦还在檄文中列举伊尹放太甲、汉武帝被江充迷惑的故事,暗示司马睿现在是听信谗言的昏君。
与此同时,王敦还派人四处散播谣言,称司马睿过江之初,政治修明,政局稳定。
直到开始信任刘隗、刁协等人,朝政日非,渐渐有吴国将亡的景象。
不得不说王敦搞得这些东西看起来十分冠冕堂皇,很能够迷惑住一部分涉世未深之人。
连庾亮都忍不住问周顗:“大将军此来似乎只要对付刘隗、刁协,应该不会动摇社稷江山吧?”
不料,周顗却斜眼看了庾亮一眼,摇摇头道:“你呀,太年轻,没经历过什么大事。君主不可能都是尧舜,哪能没有过失?但是即便君上有错,做臣子的怎么能举兵来胁迫君主呢?”
“当今天子被群臣共同推戴,继位还不过几年时间,大将军却突然兴兵向阙,这不是叛乱是什么?再者,王敦刚愎自用、傲慢无上,他的野心哪能仅限于刘隗、刁协诸人呢?”
就在王敦在武昌起兵不久之后,其心腹沈充也在吴兴起兵响应。
王敦任命沈充为大都督,督护东吴诸军事。
与此同时,听到弟弟起兵的消息,王敦的哥哥、光禄勋王含逃出建康,投奔王敦。
就在王敦踌躇满志打算沿江直取建邺时,一件始料未及的大事,打乱了王敦进军计划。
原来曾答应王敦一同出兵的梁州刺史甘卓却在最后关头按兵不动,甘卓的曾祖是吴国名将甘宁,但是甘卓并未遗传乃祖之风,为人处事不够果断,行事最爱纠结。
王敦出兵之前,曾经派人约请甘卓一起进攻建邺。而甘卓本来答应得好好的,可等王敦发布了讨伐刘隗的檄文,临到登舟出发的节骨眼上,甘卓却派来参军孙双劝说王敦停止行动!
这玩笑开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